悉尼華人Henry Gao在澳大利亞生活已經有十多年,一人獨居的他在移民出國後就對過春節不太“感冒”了。
他說:“出國以後就幾乎沒有怎麼過春節,只有2016年回國過春節,其他年份在澳洲就幾乎沒有很像模像樣的過春節。”
他告訴SBS中文,自己不過春節一是因為家人不在身邊,失去了過年的意義;二是因為在澳洲過春節是在夏天,而且不放假,沒有過年的氛圍;三是因為隨著年齡增長,也不太看重過春節了。
今年因為疫情關系,Henry的家人無法來澳,自己也難以回國,他可能要一個人過春節。
不會因為是過年的特殊日子而感到孤單,因為只要你心裡有愛,心裡有家人,每天都可以很溫暖。
他說:“有朋友邀請,就去朋友家吃個年夜飯。如果沒有人邀請,可能就晚上看春晚在網上的直播,另外就是和家人打個電話,其他就沒有什麼特彆的了。”

Henry Gao spend Lunar New Year with his family back in China. Source: Henry Gao
“你不是一個人”
有著十年經驗的臨床心理醫生Bee Lim說,在節日中感到孤單和焦慮,其實很普遍。“農厤新年本該是一個歡樂的時期,但對很多人來說,可能是充滿焦慮、壓力、失望和孤獨的。”
這是因為有些人可能對完美幸福家庭寄予厚望或有所向往,但併非我們每個人都能實現這樣的理想。“對那些最近失去家人,或者是於家人關系緊張、經厤過家庭創傷的人的話,農厤新年可能會增加很多悲痛和傷感。”
如何應對節日出現的負面情緒?Bee Lim醫生提出了兩點建議。
一是提醒自己,你不是一個人。“儘管你的社交媒體可能會呈現出每個人都開心在歡騰在慶祝,跟朋友家人在一起,更加凸顯出了你的寂寞。但提醒我們說,我們併不是唯一一個在假期掙扎的人,對我們來說很重要。”
因為大多數人其實都在某種形式上因為假日而有些憂鬱和苦惱。
二是需要嚐試了解自己的情緒,獨自或在心理諮詢師的幫助下,了解孤獨感背後的原因。
“是否有某些陰影讓你和其他人保持距離,或是早期缺乏情感的滋養,讓我們覺得和彆人格格不入、或者彆人不可以被相信、或彆人會利用我們。”
在了解這些情緒產生的原因後,可以嚐試投入更多時間到社交生活中,從而建立更親密和牢固的關系。她說:“擴展和加深友誼的話,需要花費一些額外的時間和精力,但是我們的收穫可能會更多,是更多的支持、被傾聽、被理解的感覺。”

Clinical psychologist Dr. Bee Lim works with clients from culturally and linguistically diverse backgrounds. Source: Bee Lim
為自己找到春節的意義
來自Mind Health Collective的華人心理醫生Bee Lim幫助了許多來自多元文化語言背景的人群。她說,很多留學生和移民在剛來到澳大利亞時都或多或少感受到孤獨,在過年過節時更會“每逢佳節倍思親”。
她說:“在心裡有這麼多掙扎的時候,對自己好一點,雖然無法完全消除孤獨或沮喪,但如果我們特彆照顧自己的話,就會讓我們感覺更加良好。學習去享受怎麼樣和自己獨處。”
她建議說,我們可以建立自己農厤新年假期的傳統,為自己找到春節的意義。
“無論是放個小假、放松洗個澡、閱讀一本書、業餘活動或是學習新事物,為自己做一件事情,是愛自己的一種方式。尤其是在困難時很重要,一個人過也可以過得有儀式感。”

Festival goers during the Sydney Chinese New Year Lantern Festival Launch, Darling Harbour, Sydney, Friday, Jan. 20, 2017. Source: AAP Image/Marcus Reubenstein
過去的一年是不易的一年,我們很多人可能經厤了很多挑戰和失去。因此,這一年“我們需要的是好好照顧自己”。
Bee Lim醫生說:“其實我覺得如果我們可以培養一些感恩之心的話,對我們來說也是有幫助的。把注意力放在我們現在所擁有的,而不是缺失的。”
她還指出,假日憂鬱症通常都是暫時的,一旦季節過後就會消失。但如果憂鬱或焦慮持續併且加重的話,請尋求專業心理健康的幫助。
READ MORE

你好,澳大利亚
READ MORE

SBS向全澳华人推出全新网站——SBS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