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故事】放射師唐昕晟和他的病人們

radiology

Source: Sheen

墨爾本的唐昕晟(Sheen)是一名放射師,從業4年。他說這個職業讓他接觸到了許多人,收穫了許多故事,自己對生命也有了更多感悟。


唐昕晟表示,自己大學時選擇放射專業的原因不是因為對它的了解,而是基於父親的建議。

“噹時我對這個專業是一點了解都沒有。我爸聽了一個上海人說‘你兒子看起來挺老實的,你要不然讓他去學這個’,然後我就去了。在學這個專業之前,我在澳洲是沒有去過醫院的。”

在做X光、核磁共振或CT等檢查時免不了提及輻射的問題。一些人談輻射色變,對此,唐昕晟也做了解釋。

“它有害的程度是我們可以控制的。我們專業的第一節課就給我們普及核輻射和電離輻射對身體的危害。我們也知道這些輻射對病人的危害會造成什麼樣的損傷。所以我們的職責就是保護病人,在病人安全的前提下,得到一些診斷結果。”

唐昕晟說很多病人都讓他深受感動。

“有一位從新加坡來的老奶奶。我在給她做檢測的時候,她問了我的家庭情況,也問了我的工作環境。最後她跟我說,希望我能受到良好的教育,過上平穩的生活。她說他們在剛來澳洲的時候受到了很多不公平的待遇,所以很在意現在在澳洲的亞洲年輕人的生活狀態。我聽了有一種說不上的感覺就湧上來了,很感動。

為了讓一位前囌聯老奶奶在做檢查時能夠放松,他還為老人唱起了俄羅斯歌曲。

“她一句英文都不會說。在做檢查時她握著我的手攥得很緊,然後手開始變得有點涼,我知道她非常害怕。我沒有彆的辦法了,就開始給她唱喀秋莎。然後她就跟我一起哼唱了起來。病人往往碰到熟悉的環境或者聲音就會放松一些,後來她的手也慢慢的變軟了,檢測順利的進行了。”

唐昕晟說這份職業帶給他的更多是工作以外的收穫。

“從病人的故事噹中,我能看出什麼是好的事情,什麼是人生中善良的事情。人追求的三個事情不就是真善美,我能在他們敘述出來的故事裡看到我認為的真、善、美。我也就知道了我以後要變成什麼樣的人。”

SBS致力於用60種語言報道最新的COVID-19新聞和信息,詳情請前往:sbs.com.au/coronavirus。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
【我們的故事】放射師唐昕晟和他的病人們 | SBS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