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澳大利亞和包括中國在內的亞太地區14國籤署了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
陳傑博士坦言:“真正要看地區貿易的走向,還要看拜登總統上台之後,是否會重新整合PPT跨太平洋經濟合作夥伴關系。”
陳博士認為,眼下要解決中國對澳洲沒完沒了的貿易制裁,還是要等拜登上任總統之後,美中關系有所改善,自然會讓中國和澳大利亞各退一步,讓緊張關系緩和下來。
新南威爾士大學法學院中國國際商法與國際經濟法中心聯席主任王衡教授接受本台寀訪時分析:最新公布的RCEP文本把反傾銷、反補貼和貿易保障措施等貿易救濟排除在了爭端解決機制以外。王衡表示,該協定在化解這方面的緊張或挑戰方面作用有限,只是規定未來的談判中會考察或商議是否把貿易救濟放在爭端解決機制之內。
澳大利亞經濟和金融市場的分析人士、SBS特約通訊員魏睿昊在評論文章中分析:儘管中國是RCEP中最大的經濟體(佔55%體量),但在籤訂後的談話中,貿易部長伯明翰更多彊調了東盟十國的重要性。他聲稱,看到了澳大利亞與東盟國家之間巨大的經濟增長和貿易增長的機會,也看到了供應鏈整合的可能性,一再彊調通過RCEP在抓住貿易多元化機遇、幫助管理澳大利亞對華風險方面的重要性。但澳洲真能通過RCEP去中國化嗎? 答案恐怕是否定的。
下面請聽本台對陳傑博士的寀訪。
(本節目為嘉賓觀點,不代表本台立場。)
澳大利亞人必鬚與他人保持至少1.5米的社交距離,請查看您所在州或領地的最新社交限制措施。
如果您出現感冒或流感症狀,請留在家中併致電家庭醫生或全國冠狀病毒健康信息熱線1800 020 080安排測試。
SBS致力於用63種語言報道最新的COVID-19新聞和信息,詳情請前往:sbs.com.au/coronavir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