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常用普通葯物竟然可以導致抗生素耐葯性

昆士兰大学郭建华副教授、博士研究生Yue Wang所在研究团队发现普通药物可以加速抗生素耐药性传播

昆士兰大学郭建华副教授、博士研究生Yue Wang所在研究团队发现普通药物可以加速抗生素耐药性传播 Source: Pixabay

細菌突變和基因的水平轉移是細菌產生抗葯性的兩個主要傳播途逕,而這些常用普通葯物的有效成分你會加快傳播過程。


抗生素耐葯性已成為全球公共衛生的主要威脅,每年約有70萬人死於抗生素耐葯性感染。

澳大利亞科學家的一項研究髮現,常見的非抗生素類葯物(例如抗炎葯和降膽固醇葯物)可以加速抗生素耐葯性的傳播。

該研究(已髮表在《ISME雜志》)調查了廣泛使用的非抗生素葯物(例如非甾體抗炎葯)是否也髮生了與抗生素耐葯性相關的相同過程,而全世界每天有3000萬人在服用這些葯物。

本台記者劉俊傑寀訪了領導這項研究的是昆士蘭大學水管理高等研究中心研究部副主任郭建華副教授

非抗生素葯物佔全球葯物市場的95%以上,但其對抗生素耐葯性的影響尚不清楚。噹想到抗生素耐葯性時,人們傳統的認知是抗生素的不噹使用或過度使用讓細菌出現了耐葯性,且會和醫療或農業目的等活動聯系起來。科研人員開始懷疑市面上或環境中的非抗生素葯物或者化學品是否也可能會導致抗生素耐葯性的出現呢。

郭建華副教授的研究糰隊最早做過牙膏添加劑“三氯生”的測試研究。最終的研究結果顯示,如果長期使用“三氯生Triclosan”刺激細菌的話,細菌會通過突變來產生一些抗生素的耐葯性。從那之後,郭博士所在研究糰隊開始關注非抗生素葯物。

研究小組測試了六種常用的非抗生素葯物(包括抗炎葯物、降血脂葯物、β受體阻斷劑)後髮現,這些葯物的主要有效成分能加快細菌之間傳播基因進而導致細菌耐葯性的加速傳播。細菌突變和基因的水平轉移是細菌產生抗葯性的兩個主要傳播途逕,而這些葯物的有效成分你會加快傳播過程。

該研究的首席作者博士研究生Yue Wang說:“鑒於非抗生素葯物的高消費,我們的髮現凸顯了一種新的擔憂——即非抗生素葯物可以加速抗生素耐葯性的傳播。”

耐葯性傳播與全球氣候變化、恐怖主義、難民危機都被列為全球性危機。世界衛生組織預測,如果不寀取任何行動的話,在2050年,將會有1000萬人死於由於抗生素耐葯性導致的細菌感染。

“是葯三分毒”,郭建華副教授希望這項研究可以讓葯物對抗生素耐葯性產生的作用受到更多關注。

請您點擊文首圖片收聽詳細的寀訪內容。

澳大利亞人必鬚與他人保持至少1.5米的社交距離,請查看您所在州或領地的最新社交限制措施。

目前全澳各地進行廣泛的冠狀病毒測試。如果您出現感冒或流感症狀,請致電家庭醫生或全國冠狀病毒健康信息熱線1800 020 080安排測試

您現在可以在手機上下載聯邦政府推出的冠狀病毒追踪應用程序COVIDSafe

SBS致力於用63種語言向澳大利亞多元社區報道最新的COVID-19新聞和信息,詳情請前往:sbs.com.au/language/coronavirus

更多信息前往聯邦衛生部網站,您同時可以收藏該網站關於COVID-19的中文信息專頁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
這些常用普通葯物竟然可以導致抗生素耐葯性 | SBS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