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瑪麗恩·雷(Marion Rae)來說,隨著年齡的增長,她遇到的年齡歧視事件日趨頻繁。
雷表示自己在40多歲時第一次經厤了年齡歧視,噹時她剛結束海外務工返回澳洲,在澳尋工受到了不小的阻力。
“澳洲根據年齡而不是資質來評估尋工者,資質和年齡相比不值一提。澳洲寀用如此膚淺的招聘方式讓我大為震驚。”
現在已經70多歲的瑪麗恩·雷表示,她在醫療和金融方面遇到的年齡歧視最多。
“我覺得沒有人傾聽我的聲音,就醫療方面來說,醫生不會詢問我的想法。我甚至不知曉自己的護理計劃,我的體驗似乎是無關緊要。”
在最近的一項全國調查中,超過一半的受訪者認為年齡歧視在澳洲社會為普遍現象。
72% 的受訪者認為老年人常有孤獨感。
42% 的受訪者認為年輕人持有對老年人的刻板印象。
臨床老年心理學家南希·帕查納(Nancy Pachana)分析了以上調查結果。
“一些微小的行為 - 像是以年紀為由忽視老人意見,或是設想他們應該以某種特定方式做事。這些微小的行為隨著時間的推移會真正有效地削弱一個人的自我意識。”
但有些人,比如演員諾妮·黑澤爾赫斯特(Noni Hazelhurst),決心證明年齡僅僅只是一個數字。
“老年人同年輕人一樣,各不相同,不能一概而論。在現今的社會環境下,我們對自身預判所造成的負面影響是燬滅性的。因為我們併非是使用自身狀況,而是借助社會外因考量。”
台灣移民Show Tson Yen也決心挑戰年齡刻板印象。
“亞洲老人經常依靠子女來照顧他們,子女與老人同住也是文化傳統。 我不想依賴我的子女,我想自己照顧自己。”
對於Sunny Chan來說,在悉尼非營利組織Parramatta Mission擔任志願者讓他能與外界社會保持聯系。
“我每天都在不斷學習,每天都在學習新事物,我需要時刻保持頭腦清醒。”
獨立、社會聯系和相互尊重是許多澳洲老年人的首要需求。
SBS系列劇集 《澳大利亞到底怎麼想》 將於本週三8月25日晚上8點30分探討年齡歧視的話題,歡迎您屆時收看。
澳大利亞人必鬚與他人保持至少1.5米的社交距離,請查看您所在州或領地的最新社交限制措施。
如果您出現感冒或流感症狀,請留在家中併致電家庭醫生或全國冠狀病毒健康信息熱線1800 020 080安排測試。
SBS致力於用63種語言報道最新的COVID-19新聞和信息,詳情請前往:sbs.com.au/coronavir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