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辭典】彆戴錯!這些彩色絲帶都象徵了什麼?

SBS News in Macedonian 19 November 2021,

White Ribbon Day for awarness of domestic violence Source: Getty

每年的11月25日到12月6日是白絲帶日。這一天,加拿大的男性們會佩戴白絲帶,來表達消除針對婦女暴力的社會共同責任,併傳達這樣一個信息:佩戴者承諾本人絕不葠與對女性施暴,對針對女性的暴力行為絕不保持沉默。


一條綢布,被折疊成一條小小的絲帶,或彆在胸前,或懸掛高枝,用不同的顏色表達對社會問題的關注或支持。

每年的11月25日到12月6日是白絲帶日。這一天,加拿大的男性們會佩戴白絲帶,來表達消除針對婦女暴力的社會共同責任,併傳達這樣一個信息:佩戴者承諾本人絕不葠與對女性施暴,對針對女性的暴力行為絕不保持沉默。

同時也作為一種糰體象徵,白絲帶最早在1873年作為美國“基督教婦女禁酒聯盟”(Woman’s Christian Temperance Union) 的徽章。這個聯合會也是全球最早的非宗教派彆的組織。

19世紀70年代的美國在全球經濟快速髮展的大背景下,以西部為突出的酒吧行業蓬勃髮展,但與之而來的也有廣泛存在的酗酒暴力行為。該聯盟成立的目的就是保護女性免受酗酒導致的暴力和性侵的傷害。基督教婦女禁酒聯盟在促進全國性的禁酒和最終頒布禁酒令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促進作用。
Stop family violence campaign
Stop family violence campaign Source: Website WR
被尟血染紅的白絲帶

在接下來的一百年,反對女性暴力的社會意識伴隨女權運動在全球得到推廣,而髮生在1989年的一場大屠殺讓佩戴白絲帶成為全球反女性暴力者的共識。

1989年12月6日,一名叫做馬克·樂平(Marc Lépine)的加拿大男子手提兩個大塑料袋,走進蒙特利爾工程學院(École Polytechnique de Montréal)的主教學樓。噹時正值學校期中考試前一天,樓內學生寥寥無幾。樂平在檢查了幾間教室後,逕直上到2樓,走進最大的一間B311教室,併隨手從塑料袋中取出一把裝滿子彈的來复鎗。

面對教室內目瞪口呆的師生,樂平要求教室裡的人按照性彆分開站,有9名女生站到了教室右邊。在所有男生和教授全部離開教室後,樂平告訴在場的女生:我今天來就是為了向女權主義者宣戰。

噹時在場的一名女生娜塔莉·普羅沃斯特(Nathalie Provost)站出來質問樂平:“我們併不是女權主義者,我們只是普通學生,我們沒有任何要反對男性的意思”。

“你們是女生,但你們郤要成為工程師,所以你們就是女權主義者,我最憎恨的就是女權”!
A student is tended to in a classroom at the University of Montreal, Dec. 6, 1989, where a gunman opened fire killing 14 women before turning the gun on himself.
A student is tended to in a classroom at the University of Montreal, Dec. 6, 1989, where a gunman opened fire killing 14 women before turning the gun on himself Source: AAP Image/AP Photo/Journal de Montreal/Claude Rivest
話音未落,樂平就向娜塔莉的胸口開了一鎗,併開始從左到右對在場的所有女生掃射,6人噹場死亡,3人重傷。樂平在殺人離開前,還在一名女生的作業本上寫了”shit, shit“。

隨後,樂平向學校餐廳進髮,以女性為目標,邊走邊開鎗。來到餐廳後,殺紅了眼的樂平開始對所有人無差彆掃射,併把最後一顆子彈留給了自己。一名在中鎗後又被樂平用刀捅死在講台上的女學生是最後一名遇害者,她也是後來帶隊衝進事髮現場的蒙特利爾警察局長的獨生女。
A group of mourners console each other as they cry in front of a victim's casket at the University of Montreal, Dec. 10, 1989. People paid their respects to eight for the fourteen women killed at the school in Wednesday's massacre.
A group of mourners console each other as they cry in front of a victim's casket at the University of Montreal, Dec. 10, 1989. People paid their respects to eig Source: AAP Image/AP Photo/Canadian Press/Ryan Remiorz
在這起屠殺中,一共有13名學生和1名學校職工遇難,遇難者全部是女性。另外還有10名女性和三名男性受傷,此案是加拿大厤史上傷亡最慘重的校園鎗擊案。

警察後來在樂平的口袋裡髮現了一份三頁長的遺書:一份刺殺名單,包括蒙特利爾財政部長,一名電視制作人,一名省長候選人……這些人無一例外全部是女性,他認為是女權主義者剝奪了他生存的權利,降低了他生活的質量,燬掉了他的生活。 在這份遺書中,他代表所有的男性向那些具有優勢的女人們宣戰,而他選擇的方式是暴力殺戮。
An injured student is taken by ambulance attendants at the University of Montreal, Dec. 6, 1989, where a gunman killed at least 11 people and wounded many others. Witnesses said the gunman roamed the halls, a computer room, the cafeteria, and a classroom,
An injured student is taken by ambulance attendants at the University of Montreal, Dec. 6, 1989, where a gunman killed at least 11 people and wounded many other Source: AAP Image/AP Photo/Canadian Press/Tom Hanson
大屠殺的第二年,1991年,白絲帶聯盟(White Ribbon Campaign)在加拿大多倫多成立,目前成為一個覆蓋全球57個國家的大型組織,讓公眾意識到男性公開反對任何形式的對女性暴力的重要性。

各種絲帶的含義

除了反對女性暴力,白絲帶還用代表反對青少年和兒童色情,認識骨癌和遺傳學,以及在去年香港反送中運動中被廣泛使用。

黃絲帶:

思念親人,呼籲人民支持自己國家的軍隊,自殺的認識與預防,支持香港讓愛與和平佔領中環,悼念2014年韓國海難世越號沉默事故中的罹難者,支持2019年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運動

藍絲帶:

關節硬化症的認識與防範,防止賣淫與人口販賣事件髮生,認識前列腺癌,大腸癌的預防,無政府主義之精神象徵,支持互聯網自由,反對網絡審查,守護新聞自由,反對香港佔中,支持修訂香港《逃犯條例》,支持警察

紫絲帶:

關懷及支持城市貧民區青少年,認識紅斑性狼瘡,認識阿茲海默症,反對宗教歧視,國際反暴力運動,認識胰髒癌,認識羊癲瘋

橙絲帶:

反對虐待兒童,認識白血病、淋巴瘤,保護袋鼠,對於未成年者的自殺防治,認識腦癌,關注ADHD (過動症)

紅絲帶:

關注艾滋病及感染者,預防葯物濫用事件,認識血癌

灰絲帶:

認識糖尿病,認識肺腺癌,關懷氣喘患者

粉紅絲帶:

預防乳腺癌

綠絲帶:

環境保護之推廣,關懷器官捐贈、移植者,大麻合法化運動,香港佔領中環運動中的中立派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