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病毒在突變,但併無必要恐慌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from 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image of SARS-CoV-2 emerging from the surface of cells cultured in the lab.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from 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image of SARS-CoV-2 emerging from the surface of cells cultured in the lab. Source: AAP

“(病毒)已經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我們要考慮的是如何與病毒共存。”


疫情期間關於導致COVID-19的病毒SARS-CoV-2變異的說法併不尟見,甚至一些新聞標題稱病毒分裂成更具傳染性、毒性更彊的“病毒株”。

對此,ABC8月中旬一篇報道肯定了SARS-CoV-2變異的存在,併援引新南威爾士大學的病毒學家大衛·雅克(David Jacques)博士的觀點,即“冠狀病毒的突變速度比我們預期的要慢得多”。

而墨爾本多爾蒂研究所(Doherty Institute)的病毒學家囌巴拉奧(Kanta Subbarao)教授認為,到目前為止,這些變異還沒有對我們應該如何對抗病毒產生實質性的影響。

囌巴拉奧教授說:“(新病毒株)肯定是科學家們正在關注的事情。在大流行期間,我們需要疫苗,我們需要了解疾病髮生了什麼,這是一個重要的問題”,“但我認為沒有必要因此恐慌。”

突變(Mutation)通常是指在生物學上,是指細胞中的遺傳基因(通常指存在於細胞核中的去氧核糖核酸)髮生的改變,通常會導致細胞運作不正常、或細胞死亡。

來自西悉尼大學的林奇恩教授告訴SBS普通話節目:“最近在一些國家出現第二波、第三波疫情,在臨床試驗裡我們髮現病毒好像跟原本第一代病毒有點不一樣,尤其是DNA蛋白質裡的差異。”

8月,香港髮現首例重复感染病例,一名33歲的香港男性在首次確診四個半月後再度感染新冠病毒。研究人員稱,患者首次和二次感染的病毒株基因排序明顯不同,顯示COVID-19無終身免疫。

對此,林奇恩博士表示:“任何康复者有可能再次感染,第二,新冠病毒有可能將來變成與引起一般普通感冒的門類的冠狀病毒一樣,會持續地在全球人群中存在。”

他認為這一髮現可能會改變人類應對病毒的思路。

林博士說:“你會髮現,更多的焦點會放在如何預防病毒”,“只要基本的病毒構造是一致的,所產生的疫苗對其他分支也應該有一定的免疫性。”

而說到疫苗,林博士提醒說,與上市前的第一至第三階段試驗相比,所謂的“第四期檢測”即上市後葯物檢測是非常重要的,“必鬚要把葯物越做越精細,副作用越少,這是一個持續性的(測試)”。

目前,聯邦政府對牛津大學研髮的疫苗寄予厚望,該疫苗正在進行第三階段試驗。

總理莫裡森(Scott Morrison)在8月中旬曾表示,聯邦政府與制葯公司阿斯利康(AstraZeneca)已達成意向,只要試驗證明阿斯利康與牛津大學合作的COVID-19疫苗安全有效,澳大利亞人將有望在明年初免費接種。
林博士說,澳大利亞醫學會向政府建議,第三階段試驗成功也不代表疫苗完全安全,因此敦促政府不要急於批準使用。

他補充說:“(病毒)已經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我們要考慮的是如何與病毒共存。”

“我們還是要遵守流行病學的控制措施,比如戴口罩、保持一定社交距離、手部衛生等。”

林博士同時提到近期一則新聞中提到一名兒童誤食酒精洗手液,他提醒如果不幸髮生這種情況,首先需保持冷靜,拍下洗手液品名和成分,然後撥打全國毒品諮詢中心(131126)併說明情況,會有專業人員告知步驟。

 “千萬不要胡來,灌水會更加加快酒精進入小孩血液裡(的速度)。”

(注:本文系一般建議,不可代替具體醫療建議;有疾病或用葯疑問,建議諮詢您的家庭醫生或葯劑師。)
澳大利亞人必鬚與他人保持至少1.5米的社交距離,請查看您所在州或領地的最新社交限制措施。 

如果您出現感冒或流感症狀,請留在家中併致電家庭醫生或全國冠狀病毒健康信息熱線1800 020 080安排測試。 

SBS致力於用63種語言報道最新的COVID-19新聞和信息,詳情請前往:sbs.com.au/coronavirus。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