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網課,學生學中文更有動力”【我們的故事】

周晓康老师在教书法

周晓康老师在教书法 Source: Supplied

疫情期間被迫上“網課”對學校、老師、學生和家長來說,都是破天荒的第一次。在所有人都迷茫地摸索這種全新的授課方式之際,維州Peninsula Grammar的中文老師週曉康表示,線上教學讓她教的澳洲孩子,對學中文反而更有興趣了。


從本週開始,澳大利亞各地中小學學生陸續返回校園,結束上網課的日子。幾週以來,“焦頭爛額、手忙腳亂”是不少家長、孩子、老師的深刻體驗。上網課,老師變主播,家長變助教,大家都說“太難了”;而面對看得見摸不著的老師和只能雲上連線的同學,孩子對學習的熱情也面臨巨大挑戰。

墨爾本莫甯頓半島Peninsula Grammar的中文老師週曉康說,她所在的學校從3月底開始從面對面授課改為線上教學,改為上網課以後,她覺得教學的效果反而更好了。

"首先學生的態度改進了很多,主要是疫情剝奪了大家到學校上課的機會,失去了才知道可貴,所以學生更加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也更加珍惜上課的機會,”她說 。

週老師表示,上網課老師不用花那麼多時間維持課堂紀律,管理搗亂的學生,可以更加專心完成教學計劃;督促學生學習的任務改由家長承擔,是教學效果更好的第二和第三個原因。

週老師說,在她的中文課堂上,西人家長不但會坐在孩子身邊做好後勤保障,有的還饒有興致地跟孩子一起坐下來學中文。“上學期最後一週還有這學期第一週,我都聽到家長在背後講話,說'Wonderful’或者'Well done'這樣讚賞、肯定的話。這時候我心裡也很開心,因為我知道家長在看著他的孩子學什麼,看到孩子享受學習的過程,家長也跟著一起高興,”她說。

噹然,不是所有家長都有時間、精力或能力給孩子“陪讀”或是解決課業問題。對於家長回答不了的問題,週曉康老師建議學生給老師寫電郵提問,雖然有些問題書面解答效果不如面對面,但這樣到底有一個解決的渠道。

在談及線上教學面臨的難題時,備課時間增長、對老師的英語要求更高都被列為網課給老師提出的挑戰。週老師說,無法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是她眼下最擔心的事。“後面牽涉到考試、考核要怎麼做,怎麼檢驗學生學到了多少,確保學生學得很有效,每門課的老師都難以保證,”說到這裡,週老師不無憂慮。

歡迎點擊封面圖片收聽吳音對週曉康老師的詳細寀訪。
https://facebook.com/sbsmandarin/videos/2529409553988716/
澳大利亞人必鬚與他人保持至少1.5米的社交距離,請查看您所在州或領地的最新社交限制措施。

目前全澳各地進行廣泛的冠狀病毒測試。如果您出現感冒或流感症狀,請致電家庭醫生或全國冠狀病毒健康信息熱線1800 020 080安排測試。

您現在可以在手機上下載聯邦政府推出的冠狀病毒追踪應用程序COVIDSafe

SBS致力於用63種語言向澳大利亞多元社區報道最新的COVID-19新聞和信息,詳情請前往:sbs.com.au/language/coronavirus

更多信息前往聯邦衛生部網站,您同時可以收藏該網站關於COVID-19的中文信息專頁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