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點:
- 兒童求助熱線的研究表明,去年5月,39%的來電者對重返正常生活感到焦慮和擔心
- 目前全國的學校已經在疫情後一年逐漸學會如何應對疫情變化
- 專家建議12歲以下孩子在公共交通上佩戴口罩
去年1月,噹11歲的Adaia Perez第一次聽到有關新冠疫情的新聞時,她的大多數朋友和大多數澳大利亞人都沒有太上心,直到該病毒傳播到澳大利亞社區。
"噹我們在新聞中看到它時,每個人可能都不是很在意。這有點像是病毒在感染那個國家,它可能不會一路傳播到這裡。就像,它不能長腿來到這裡,但是,它確實傳播過來了。”
去年5月,兒童求助熱線的研究表明,39%的年輕來電者對重返正常的學校和工作生活感到焦慮和擔心。
一位匿名的兒童求助熱線顧問進行了解釋。
“很多人不確定自己是否準備好重返學校或上班。首要原因是人們擔心第二波的新冠疫情,因此他們仍然擔心生病或家人生病或情況惡化。第二個原因是現在的正常情況與新冠疫情之前不同,因此,在學校和整個生活中都會有很大的變化。人們擔心的第三個原因是因為對於某些人來說,在家中學習或工作有一些積極的感受,而他們實際上只是喜歡在家中多一點。”
珀斯Telethon兒童機構的兒科傳染病專家Asha Bowen副教授說,一年過去了,在新冠疫情大流行期間,全國各地的學校已經學會了如何應對變化,併在很大程度上預防病毒傳播。
“有時是限制成人在學校出現,勤洗手和以及保持呼吸系統衛生。咳嗽和打噴嚏到肘部。打噴嚏後立即洗手,這些對孩子來說是要學習的,這樣他們才能在學校環境中保持良好衛生習慣。”
悉尼的兒科醫生和傳染病專家Archana Koirala博士說,研究髮現,即使在學校,學前班和娛樂場所沒有身體距離,孩子似乎也不是傳播的真正危險因素。”因此,目前我們不建議在學校環境中保持社交距離,併且孩子們必鬚能夠自由玩耍,而且真的很難把小孩子們分開。”
澳大利亞衛生部網站指出,只有4.5%的新冠病例是在學齡兒童中。同時,在去年第三學期末,鮑文博士從與學校相關的新冠病例數據中研究表明,新南威爾士州學校的傳播率較低。在近6000個聯系中,只有不到百分之一的病毒傳播髮生。
“10歲以下的兒童感染病毒的可能性較小,而且自己也不容易被感染。這併不意味著他們不會被感染,而只是可能性比較低。然後,隨著孩子進入青春期,比如高中年齡感染率會上升,併在他們完成高中時接近成年人的感染率。”
因此,Koirala博士建議12歲以上的兒童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戴口罩,因為有成年人會在公共交通上,而公共交通更多的是密閉空間。
澳大利亞公共衛生建議不要求12歲以下的兒童戴口罩。但是鮑文博士說,有疫情爆髮時可能會改變限制。目前,她還不太擔心新的海外入境的變種病毒的傳播,因為尚未記錄到來自這些毒株的社區傳播。
“儘一切可能保護孩子併要求他們現在戴口罩可能會在需要戴口罩的時候降低他們的意願。我認為目前我們不需要孩子在學校戴口罩,但是我們需要特彆關注環境的變化以及隨著傳播方式的變化而改變的信息。”
出生於布裡斯班的佩雷斯的母親是亞洲人,她整個假期都在公共場合戴著口罩,即使她葠加私人補習課也是如此。她在接受寀訪的時候說,“有些孩子可能對顏色很挑剔。我不喜歡這樣我不喜歡那樣,它會不會讓我看起來很漂亮,會不會讓我看起來很酷。也許該多想想口罩將如何幫助到您?如果我們沒有疫苗,這就像是我們後備計劃一樣。”
台灣出生的Yuna Chao有兩個學齡兒童。她說,她的孩子們熟悉台灣人在公共場合和學校戴口罩的方式,這是一種社會規範。
“我認為有時候絕對服從不一定是一件壞事。我喜歡台灣人的觀點,即預防大流行就像打仗。我要告訴孩子們,你這麼做不僅可以保護自己,而且可以保護他人。我們需要對整個社會負責。戴著口罩就是正在履行我們的職責,也非常榮幸能履行我們的職責。這就是我教育孩子的方式。我認為他們也接受了這個想法。”
雖然在日常生活中戴口罩不是澳大利亞文化的一部分,但布裡斯班兒科護士朱莉安建議,在家中和孩子進行角色扮演,以使孩子熟悉戴口罩,以防止健康建議髮生變化。
“讓我們和孩子以遊戲的方式來幫助他們習慣戴口罩。告訴他們這是媽媽和爸爸這樣做的方式,但是對孩子們來說將是困難的,因為他們不喜歡戴帽子,更不用說戴口罩了。”
鮑恩博士說,父母需要教給孩子正確的戴上和脫下口罩的程序。
“確保僅觸摸耳朵週圍的部分。因為在最前面的部分是附近任何人咳嗽的地方,呼吸道病毒都將在這裡,因此我們確實需要練習如何預防病毒傳播。確保在戴上和戴上之後清潔雙手。檢查孩子們可以安全舒適地佩戴它,併熟悉該如何操作。”
朱莉安(Julianne)認為,手部的衛生比要求幼兒戴口罩更為重要。她彊調,有感冒和流感症狀的孩子必鬚遠離學校,這一點至關重要。“不必送患病的孩子去學校。不一定非得是新冠病毒傳播的原因,如果學校裡有免疫力有問題的人,非常容易被感染感冒,咳嗽和流感病毒。”
佩雷斯(Perez)今年是六年級學生,已經在兩所學校就讀過,併且即將進入新學校。她很高興能結識新朋友。對於渴望結識新朋友的孩子,佩雷斯建議主動尋找朋友。她建議可以去放學後的興趣班找朋友。
由於科技的髮展,使得佩雷斯儘管在疫情期間,也能得以和朋友保持聯系,因此她對疫情期間進行遠程學習的可能性併不感到驚訝。
對於擔心感染新冠病毒的高中生,Archana博士建議您建立自己的友誼安全區。
“選擇幾個想和他們在一起玩的人,儘量縮小自己的社交安全區域的範圍。”
有關澳大利亞政府對COVID-19的最新更新和建議,請訪問網站www.australia.gov.au。
致電國家新冠病毒幫助熱線1800 020 080,以穫取有關新冠病毒的更多信息。
如果希望穫得針對25歲以下兒童和青少年的情感支持,請隨時致電1800 55 1800致電兒童求助熱線。
如果您需要語言幫助,請致電13 14 50致電國家翻譯和口譯服務部門,併要求轉接到您提供的服務機構。
READ MORE

你好,澳大利亚
如果您出現感冒或流感症狀,請留在家中併致電家庭醫生或全國冠狀病毒健康信息熱線1800 020 080安排測試。
相關新聞和信息用63種語言報道,請訪問:sbs.com.au/coronavir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