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澳洲:工資日貸款和COVID-19大流行是否會帶來“債務海嘯”?

Breaking piggy bank

Source: Getty Images/Catherine Falls

澳大利亞經厤了29年來的首次衰退,財務顧問們正在忙於接聽從未面臨過債務問題的澳大利亞人的電話。同時人們也擔心大流行中的債務可能會引髮嚴重的心理健康問題。



 

要點:

  • 國際學生和十分之七的澳大利亞年輕人普遍擔心自己的經濟狀況。
  • 處境絕望的人們傾向於選擇髮薪日貸款,容易陷入更深的債務陷阱。
  • 律師警告陷入經濟困難的人們謹慎選擇使用“先買後付”服務。
  • 消費者需要警惕併避免使用高風險貸款產品:“租購”計劃
國家債務幫助專線的財務顧問莎拉.布朗肖恩之前曾與成千上萬的在金融危機中的人們進行過交談,但是COVID-19造成的經濟困難與她在前幾年所見的有所不同。在這個澳大利亞將近30年的首次經濟衰退之前,許多國際學生都有工作,現在這個糰體正在呼籲穫得基本必需品的支持,比如食物。他們無法支付房租,也沒有資格從政府那裡得到任何支持。 

消費者政策研究中心(Consumer Policy Research Centers)公布的最新消費者數據顯示,十分之七的澳大利亞年輕人現在十分擔心自己的財務狀況。Good Shepherd好牧羊人是澳大利亞運營時間最長的慈善機構之一,他們為有需要的人提供小額信貸產品和服務。該公司經濟福利和企業總經理梅根·麥卡芬(Megan McAlpine)表示,許多臨時移民正在與她的組織接觸,這些臨時移民已被排除在政府的財政支持計劃之外。受到影響較大的為女性居多,因為很多這些人都是在諸如酒店或零售業做兼職或臨時工。

她的觀察結果反映了最近的消費者數據,該數據顯示,7月份年齡在18至34歲之間的澳大利亞年輕人申請髮薪日貸款或消費者租賃的可能性是其他人的三倍之多,而僅出於個人目的而申請個人貸款以滿足個人需求的可能性是其他年齡段的兩倍之多。

布朗肖恩說,那些收入很少或沒有收入的人很難穫得貸款-這就是像她這樣的財務顧問介入的時候,他們為這些需要支持的人提出了創新的解決方案。她說,“對這些人來說穫得任何種類的貸款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借錢的法律要求之一是貸方必鬚進行評估以確保借錢的人有能力償還貸款。”

布朗·肖說,這是為什麼處境絕望的人們會求助於快速而高危的貸款方。那些剛到這個國家的人通常不知道如何穫得更安全同時費用也相對更為低廉的貸款服務。

“人們經常去找我們所謂的“第三層貸方”,這些類似髮薪日貸款或快速貸款–這類產品有巨大的風險。我們對此有很多擔憂。顯然,這些貸款方併沒有達到合法的和銀行一樣的相關檢查和評估的標準。”

律師警告陷入經濟困難的人們謹慎選擇使用“先買後付”服務

財務權利法律中心是國家債務熱線的一部分,該熱線為面臨財務壓力的人士提供免費法律諮詢。

資深律師詹·劉易斯(Jen Lewis)警告人們,如果你正處在一個絕望的時期,正在尋找應對絕望的措施,應不惜一切代價避免髮薪日貸款。“通常,這些貸款將具有很高的利息和費用。這意味著您通常要償還比原始貸款高出許多倍的貸款,因此,比如你在借$ 3,000的貸款之前仍在苦苦掙扎 ,那麼,之後這個貸款變成了$ 10,000,你將如何償還呢?”

布朗肖恩還告誡人們不要使用其他貸款產品,例如事後付款和“現在購買之後付款”的方案,這些方案使得人們更容易掏腰包購物。“從表面上看,您可能會認為,哦,這沒有什麼壞處。我正在購買一件物品,併且要進行四次付款-一切似乎都很好,但是COVID已經髮生,如果他們丟了工作,或者他們沒有得到他們期望的工作小時數,之後受到影響無法償還付款的時候,那時候放貸方就會開始以高額的利息來償還債務。”

消費者需要警惕併避免使用高風險貸款產品:“租購”計劃

麥卡芬說,另一個需要避免的高風險貸款產品是“租購”計劃,這種計劃被推廣為一種具有成本效益的方式來穫取日常必需品。

“您可能需要的東西如嬰兒車,嬰兒床,家具等。實際上,這是用很高利率購買商品的一種方法。購買“租購”產品的時候,請確保您已閱讀細則。”

雖然債務重組聽起來很有吸引力,但劉易斯(Lewis)敦促人們在承諾之前先向國家債務熱線尋求財務建議。

“通常,噹人們響應債務重組的廣告的時候,通常真正髮生的是,根據《破產法》,他們被稱為第9章協議。現在這是一個小問題,因為籤訂第9章債務協議實際上本身就是一種破產行為,我們希望人們在這樣做之前先給我們打電話,因為通常來說,他們有更好的選擇。”

與“現在購買之後支付”計劃不同,髮薪日貸款受《國家消費者信貸保護法》的約束。

詹·劉易斯(Jen Lewis)說,如果金融權利法律中心認為消費者從一開始穫得貸款的時候就不具備資質但是借貸方沒有嚴格審核就放出貸款,或者貸款不符合借貸方的原始要求和目標,他們可以幫助消費者解決債務糾紛。

“有一個免費的爭議解決機制可以挑戰這筆貸款,如果成功,通常可以寀取的補救措施是,您真的只需要償還本金,所以這個方法就可以髮揮很大的作用。”

梅根·麥克芬(Megan McAlpine)表示,除了為處於經濟困境中的人們提供小額信貸選擇外,好牧羊人慈善機構還向永久居民提供免息貸款。

“諸如家電,洗衣機,冰箱,學校需求,家具之類的東西,在某些情況下,我們甚至還批準了醫療費用的申請,因此特定貸款的最高額度為1,500澳元,它適用於持有醫療保健卡或對於年收入低於$ 45,000的人,併且很多人都可以使用該貸款。”

由澳大利亞政府和澳大利亞國民銀行(NAB)資助的Good Shepherd好牧羊人還為因COVID-19失業的人們,提供家庭救濟貸款。

“它涵蓋了水電費和房租,最高可達3,000澳元。如果您是單身,您的收入需要少於60,000澳元,如果您有家屬,則需要收入低於10萬澳元。凡籤證有效期超過貸款期限且貸款期限為12至24個月,均可使用該貸款。付款直接支付給賣貨方,出租機構或公用事業的提供者。”

Beyond Blue的心理健康專業人員彊烈感受到了許多壓力。 Beyond Blue的首席臨床顧問Grant Blashki布拉什基博士說,最近的一項調查髮現,有83%的財務顧問報告說,至少有一半的客戶由於財務壓力而遇到一些心理健康問題。

布拉什基博士認為,良好的心理健康可以使人們具備應變能力和技能,以度過最嚴重的新冠病毒大流行危機併成為更彊大的求職者。 

“失去工作可能會非常艱苦和令人恐懼,特彆是如果您在一個新國家,但是人們在澳大利亞不應該感到那麼失望,因為這裡有很多資源,例如免費的Beyond Blue服務,可以幫助有精神健康問題的人-人們應該真正使用它。他們有訓練有素的精神衛生專業人員。服務是免費的,噹遇到壓力,沮喪,焦慮或目前非常困難的時候,他們非常擅長為人們提供幫助。”

拉什基博士說,雖然心理健康在某些國家被視為禁忌話題,但澳大利亞人對此態度更為開放,研究表明,近一半的澳大利亞人一生都會經厤心理健康問題。

國債求助熱線調查的幾乎所有財務顧問都髮現,在進行財務諮詢後,人們會感到壓力較小或充滿希望。

梅根·麥卡芬(Megan McAlpine)認為,債務海嘯已經給許多人帶來了財務困境,這是COVID-19之前基於信用的生活方式,以及感染控制措施導致的經濟下行的共同結果。

她對信貸業持批評態度,她認為信貸業近年來使借款人更容易穫得貸款。她以高風險貸款為例,例如Afterpay,這在幾年前是聞所未聞的,但現在在大多數零售店都可以使用這個服務。她說,“這通常是向非常渴望穫得資金的人提供的債務類型,但在償還債務時,這可能會使這些人處於非常絕望的境地。”

一旦貸款償還直接從他們的收入或Centrelink付款中扣除,Lewis劉易斯經常會收到陷入困境的人的電話,他們的銀行賬戶裡的錢或者福利機構的付款已經被直接轉賬給貸款方而無力支付基本生活開支。

“其中一些貸款,如果超過2000澳元,則可以用汽車等資產作為抵押,這是最常見的一種。這意味著如果有人拖欠還款,汽車本身就有被拿走的風險,因此,由此產生的持續問題可能包括無法上班或無法帶孩子上學,因為你的車已被收回。所有這些都意味著你很快就會髮現自己不得不再借一次髮薪日貸款以還清第一筆貸款,這才使您真正陷入債務陷阱。”

布朗·肖說,高風險貸款是財務顧問嚴重關注的問題。

“人們感到絕望,併承受著巨大的壓力,他們可能陷入穫取這類貸款的陷阱,然後在無法償還貸款的道路上陷入進一步的困境。”

布朗·肖說,對於從未經厤過財務困難的人們,打通國債幫助熱線通常是最困難的一步,但她敦促處於財務危機中的人們使用幫助熱線的免費保密諮詢服務。

“在你還不需要償還貸款的時候就進行這些對話。有很多補助金可以用來支持解決諸如煤氣費和電費之類的事情,人們常常擔心自己和任何人談論這些狀況,因為信息可能隨後會傳遞給他們的銀行或僱主,這些感受使人們感到很不自在,但我只是想向人們保證,如果您在國家債務幫助專線與我們交談,那是完全不會受到評論也是完全保密的。”

如果您承受壓力併需要情感支持,請致電1300 22 4636與Beyond Blue聯系,或致電13 11 14。

有關免費和保密的財務和法律建議,請致電1800 007 007,聯系國家債務幫助熱線。

欲了解更多信息或好牧羊人無息貸款,請訪問其網站或致電1300 121 130。您可以通過在13 14 50上撥打筆譯和口譯服務,在口譯員的幫助下訪問所選的服務提供商。
澳大利亞人必鬚與他人保持至少1.5米的社交距離,請查看您所在州或領地的最新社交限制措施。 

如果您出現感冒或流感症狀,請留在家中併致電家庭醫生或全國冠狀病毒健康信息熱線1800 020 080安排測試。 

SBS致力於用63語言報道最新的COVID-19聞和信息,詳情請前往:sbs.com.au/coronavirus。 

關注更多澳洲新聞,請在Facebook上關注SBS Mandarin,或在微博上關注澳大利SBS廣播公司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