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澳洲:追尋你的兒時夢想永遠不會太晚

Concentrated female using chisel for shaping wood in workshop

Revisiting childhood dreams can be incredibly liberating and when you realise them, says lifestyle change coach, Caroline Cameron. Source: Getty Images

您是否曾經想過小時候的夢想是什麼?重新審視我們的童年夢想有時可能會激起生活中新的火花。


要點:

  • 童年夢想常常代表著我們最深切的欲望和願望。
  • 年長後可以有更多時間追尋自己兒時的興趣愛好。
  • 大多數人臨終前希望曾經冒過更多的風險,併花更多的時間尋求他們的夢想。
查理·傑納爾(Charlie Jenal)出生於德國,現年62歲,他從小就意識到自己的父親對環保的痴迷,他一生都對開髮無化學清潔劑感到痴迷。他的父親阿方斯(Alfons)在某一階段確實取得了成功,但由於一個意外而失去了配方。

即使在患上了老年痴呆症之後,阿方斯也從未停止追尋他被遺忘的配方,直到三年前去世。

那時,查理和他的兄弟決定將父親的遺產變成有機清潔劑Wild Organic Wash,這代表了數十年家庭夢想。


根據移居和生活方式變化導師卡羅琳·卡梅隆(Caroline Cameron)的說法,我們的童年夢想常常代表著我們最深切的欲望和願望,而噹生活變得不那麼复雜時,它們以最純粹的形式表現出來。

“作為孩子,我們僅受我們的想象力限制。在我們的晚年重新審視童年夢想可能會有令人難以置信的解放,噹您意識到這些夢想時,便會深深地完滿的感覺。”

卡梅倫說,重新點燃您的童年夢想併不一定與您小時候追求的夢想完全相同。

她提到的是一位七十年代末的農民。小時候,他一直夢想著成為一名髮明家。現在他退休了,他將大部分時間都花在修理棚裡,為附近的學校修理玩具。

“他從看著孩子們的臉厖和聽到他們歡呼的尖叫聲中穫得了很多的喜悅。他滿足了這種需要,併且運用了自己開髮的技能。實際上,他每天都在髮明。”
72歲的朱迪·楊(Judy Yang)小時候渴望學習中國書法和傳統繪畫。

這些夢想在生活中被遺忘了,但是在她六十多歲的時候,她決定學習二胡,現在她已經學習了六年這個傳統中國弦樂器。

 她說,“那時候在台灣,每個人都很忙,所以沒有人有時間去顧業餘愛好。來這裡後,我現在有時間了。孩子們長大了。我沒什麼事可做。所以我開始學習感興趣的事情了。”

查理·傑納爾(Charlie Jenal)承認,他的精力水平不再像二十多歲時那樣,但是這不應阻止他嚐試任何新的東西。

“年齡只是你認為的障礙。如果你說出自己要老了,你就真的是老了。”

卡梅倫說,實際上大多數人在晚年都比在年輕時擁有更多的時間。

“我們擁有更多的時間,對自己是誰以及對我們而言重要的事物有更深刻的認識。我們還感覺到時間即將耗儘。在這種情況下,這是一件好事。因為這給我們帶來了緊迫感去追求我們最有意義的童年夢想。如果不是現在,那還要等到什麼時候?這種緊迫感實際上點燃了我們內心的熱情。”


雖然有些人可能會為在晚年追尋一個早已失落的夢想而奮鬥,但卡梅倫女士還是根據一位姑息治療護士的研究髮現,大多數垂死的患者希望他們曾經冒過更多的風險,併花更多的時間尋求他們的幸福。

“您可能無法改變過去,但可以創造未來。”
澳大利亞人必鬚與他人保持至少1.5米的社交距離,請查看您所在州或領地的最新社交限制措施。

如果您出現感冒或流感症狀,請留在家中併致電家庭醫生或全國冠狀病毒健康信息熱線1800 020 080安排測試。

SBS致力於用63種語言報道最新的COVID-19新聞和信息,詳情請前往:sbs.com.au/coronavirus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