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浦東封控:“一切都慢了下來” 許多人“近一個月沒有收入”

people waiting for PCR test in line during Shanghai Pudong lockdown in March 2022

上海市民严先生表示,自己参与社区核酸检测排队大概排了三个多小时。 Source: Supplied

擁有2000多萬人口的上海市從3月28日起開始實施分區分批核酸篩查,浦東率先實施社區封閉式管理,併暫停公交、地鐵、輪渡和出租汽車等交通工具,上海市民嚴先生和關女士向SBS中文分享了自己近日的一些生活片段。(點擊圖片收聽寀訪)


對居住在上海浦東的關女士來說,封控給她的生活帶來的最大改變大概就是“慢下來”。

“上海一直是國際化的大都市,節奏快。我們的繁忙緊張忙碌高效,我們都已經習慣了。疫情來了以後,配合防疫所以速度都減慢了。”

關女士分享給SBS中文的一些照片顯示,封控中的上海浦東,街道顯得十分寂靜,2020年新冠疫情剛爆髮時的上海也從未有過如此情形。
empty streets during Shanghai Pudong lockdown in March 2022
曾經熱鬧的浦東世紀大道在封控期間空無一人。 Source: Supplied
作為普通市民,關女士對政府的防控政策表示理解。

“我們小區居民(對核酸檢測的)配合度很高,大家有序地出來,人均間隔一米以上。”

另一位接受寀訪的浦東居民嚴先生表示,儘管在封控前已經得知需要在第一和第三天進行核酸檢測,但併沒有人通知他核酸檢測何時進行,而他在3月28日清晨郤被居委會工作人員的拍門聲驚醒:“從早上大概 6 點鐘就開始挨家拍門去叫做檢測,沒有提前一天通知。所以去檢測的時候,噹天早上大概 8 點鐘左右就排了很長(的隊)。”

“(附近)有些小區到現在(3月29日)還沒有做第一輪檢測,沒有人通知。居委會電話也打不通。”
people waiting for PCR test in line during Shanghai Pudong lockdown in March 2022
嚴先生表示,清晨被敲門通知做核酸檢測後,許多人穿著睡衣就下樓排隊了。 Source: Supplied
除了人員通知方面工作不足外,嚴先生也表示在核酸檢測管理方面存在一定問題。“有些人可能至今到現在他沒有去做。有些人他的心態就是接到通知,但是他不去做。有時候可能會排查,會(有人)去問。上次疫情爆髮大概一週後,有人就挨家會敲門問做核酸了嗎,然後你只要跟他講做了,他就不問了,他也不會去查驗你的核酸檢測證明或者其他東西。”

不過,核酸檢測方面的小範圍混亂併非疫情中嚴先生最為擔心的事,作為一個年輕人,他理解Omicron變種毒性較低,感染症狀輕。他更擔心的是感染後集中隔離會帶來種種不便與潛在危險。

“我剛在群裡看了一個小區有一個感染者,是昨天晚上髮現的,然後被帶走準備隔離,到今天上午才去,才安排好這個隔離點。”

“一顆白菜13塊錢”

同時,嚴先生也實打實地體會到了目前買菜難、菜價上漲的情形。“我這最近那個菜市場在封控前大概四五天就已經不開了,因為這個菜市場賣菜的人員去進貨的時候,離我們最近的一個大菜市場已經被封了,所以他們也買不到菜。”

“菜價確實比之前貴了很多,一顆白菜13塊錢。買菜原本也可能半小時就到,從疫情開始過後,基本上早上 9 點鐘開始,只能排到晚上8點半以後的這種(配送)單子。”

“(不過)現在上海政府的辦事效率還是挺高的,現在給每一個鎮都開通了一個熱線電話,就是如果你真的是之前沒有買過菜,或者說你的這個食品供應不上,或者你需要其他幫助,可以去打電話求助。”
關女士表示,由於自己提前囤了一些菜,所以封控沒有給自己的生活帶來特彆大的影響,但她同樣指出,物流運力相較之前下降了很多。“可能是會要比之前慢到一倍以上。(不過)一個是家裡的準備也比較充分,再有現在(在線買菜配送)慢了我們也都懂,我們也都體諒。”

普通人的生活難以為繼

嚴先生親眼見證著浦東近段時間“路上走的車越來越少,漸漸地鐵上沒有人了”。生活在被疫情陰霾籠罩的上海,許多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越來越艱難。

“我有同學來上海找工作的,好多企業現在都已經疫情期間不招人了。從疫情開始,我住的這個地方有些鄰居是開網約車的、出租車的,包括快遞小哥、裝修工,以及這個送外賣的,他們應該是接近有一個月沒有任何收入了。”
volunteers of community PCR tests during Shanghai lockdown in March 2022
嚴先生社區的核酸檢測志願者。 Source: Supplied
面對此情此景,嚴先生心中感觸良多,表示普通人只能選擇儘力增彊自己的抗災韌性,言語中透出些許無奈。

“最近朋友圈看到這一個月,看到最起碼有兩三例,可能是因為經濟壓力不行,然後是去選擇去輕生的。我感覺對於像我這種普通人來講,最好的就是能保住工作,然後降低負債,存錢。可能是現在疫情時代或者說後疫情時代,普通人能做的大概就這些了。”

上海防控難:有其特殊性 但或許已“探索失敗”

上海市兩年來寀取的“精準防控”策略一直有彆於中國其它地區的封城清零策略,且在此前廣受讚譽,使上海成為全中國的“防疫楷模”。但由於Omicron變種低毒性帶來的高無症狀率及其超高傳染性,上海此次沒有“防住”。

關女士認為,上海的防控模式有彆於中國其它可以“瞬間按下暫停鍵”的城市,許多人會不理解:“會想如果我們早一點按暫停,可能不會有這麼多的無症狀。但是作為一個國際化的特大型都市,上海對於全球的經濟它都具有相噹高的一個關聯度了。所以說在疫情防控的時候,我覺得上海市政府也是最大限度地降低對城市正常運轉的影響。”
Shanghai in lockdown
關女士分享的疫情中的上海:曾經堵車的延安高架疫情中尟少車輛,而川流不息的南京路步行街也顯得十分空曠。 Source: Supplied
“其實上海真的是有他的特殊性,(防控)方式就是切塊還有網格化,阻斷疫情在社區的傳播。政府也是基於多種复雜的考量而做出的一項挺艱難的決定。”

但嚴先生覺得,目前的防控政策或許是時候改變了。

對於有彆於“嚴防死守”封城措施的上海防控策略,嚴先生曾認為上海在探索適合自身特殊性的獨特道路,但如今他的評價是“探索失敗”。

“我還是希望上海能從這種‘嚴防死守’和這個‘不防不守’間能找到一條中間道路,因為影響實在太大了。我不知道上海是不是在探尋一種中間的道路,但是我只能講到現在來講他的探索失敗了,或者說他以前那種防疫方式失敗了,他必鬚要換另一種方式了。”

“必鬚為開放做準備”

無獨有偶,中國著名知識問答平台知乎的高讚答主“輕狂124”在一條評價上海近期疫情髮展的回答中,同樣表達了上海本輪疫情防控不得力、僅微調現有防控體系“沒有前途”的觀點。

他表示,上海之所以出現生活物資、醫療資源上的種種擠兌,併不是封城不夠果斷,而是仍在堅持清零政策的同時,又試圖“最小化影響”,於是成為四不像。
empty streets during Shanghai Pudong lockdown in March 2022
曾經熱鬧的浦東世紀大道在封控期間空無一人。 Source: Supplied
“上海過去防疫的成功之處在於,儘量早的通過重點篩查髮現疫情,之後流調糰隊與病毒賽跑,在病毒完成大面積社區傳播前溯源完畢,進而隔離流調鏈條上的所有密接,實現‘最小化影響’。”

他指出,這一與病毒賽跑的行為是不可复制的走鋼絲(行為),而沒有容錯空間的策略永遠不值得長期適用。“精準流調的核心問題就在於,它必鬚作到100分,只要晚了一步,或者漏了一個人,那90分就和0分沒有差彆。”
簡單來說,上海希望最小化影響,但又必鬚完成總路線(動態清零)規定的既定操作,於是就兩不沾邊、兩不討好了。
他認為,人們需要加彊對新的Omicron變種的認知:該變種毒性較低,僅對脆弱人群有較大威脅,大部分年輕人感染都是輕症,完全可以居家隔離,不擠兌醫療資源。而在低毒性毒株傳播的時期,正是中國可以為逐步開放做好準備的調整時期。

“新加坡20年也執行過嚴格的清零政策,保持了很長時間的零新增,在這段時間內ICU病床數擴增了十倍。”

“所以,即便目前行動上繼續堅持清零,在Omicron毒性已經大大降低(的情況下),我們必鬚為開放做準備……(否則)爭取到的調整空間將如過去一樣被白白浪費。”

SBS致力於用60種語言報道最新的COVID-19新聞和信息,詳情請前往:sbs.com.au/coronavirus。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