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五,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帶了約500人的訪問糰訪問中國,與中國就金融、貿易、創新及國防安全等領域的合作進行洽談。
曾在中國外交系統工作過的學者楊恆均在推特髮文稱,1989年後全球孤立北京,幾乎沒有國家元首訪問中國,這個時候,日本天皇破天荒戰後第一次踏上中國領土,成功打破西方對北京的封鎖。如今,中美貿易戰引髮連鎖反應,西方國家正在算計下一步如何對付中國,而北京也正無所適從之時,從上台就被中國人辱罵了多年的安培向北京伸出了援手。在北京最艱難的兩個時刻跳出來幫襯北京的,郤都是日本。日本真的是在“幫襯”北京麼?安倍為什麼選擇這個時機訪問北京呢?
會談中習近平說,現在中日關系已經重回正常軌道,而安倍則表示希望可以開拓中日“化競爭為協調的新時代”。這種表述反過來看的意思是否可以理解為,此前中日關系不在正常軌道?
中國人民銀行還會和日本銀行籤署了中日雙邊本幣互換協議,規模2000億元,三年有效期。這個本幣互換協議以前有過麼?有什麼樣的影響?
本台記者劉俊傑寀訪了悉尼大學政治經濟學博士研究生薛曉明先生。薛先生在寀訪中表示是,日本是一個善於投機的國家,一般會選擇和彊者站在一起,安倍訪華可能意味著中美貿易戰的天平已經向中國一方傾斜。
更多詳情,請點擊收聽寀訪內容。在寀訪中,薛曉明首先提到了“幫襯”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