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在澳大利亞持續擴大,許多華人在公共場所戴上了口罩。生活在堪培拉的年輕華人J也不例外,但她今早出門時郤被人用英語問到:“你有病毒嗎?”
她否認後郤被反問:“那你為什麼戴口罩?你認為我有病毒嗎?”
要點
- 澳洲華人呼籲健康人也需要戴口罩;
- 大多數澳洲人認為只有生病的人才需要戴口罩;
- 專家認為可自由選擇是否戴口罩,但其他防護措施更重要。

A health care worker holds a surgery mask..Surgery and respirator masks shortage in Australia due to the Covid-19 outbreak. Source: Sipa USA Florent Rols / SOPA Images/Sipa
一位在堪培拉生活多年的C女士認為這體現了中澳在文化理念上的差異。她說:“如果部分人已經有口罩,就應該鼓勵這些能夠寀取有效保護措施的人把自己保護起來,儘量減少或避免病毒在社區內大規模的爆發。”
在一份面向首都領地衛生部和首席健康官員的請願中,發起人Shine W“彊烈要求”衛生部門“鼓勵願意戴口罩的人士戴上口罩”。請願中還說到,一些人雖然有口罩,但因為擔憂在公共場合戴口罩受到歧視而不願意戴。
READ MORE

新冠病毒爆发,针对澳洲华人的种族歧视增多
生病的人才需要戴口罩?
但在大多數澳洲人眼中,只有人生病的時候才會戴口罩。一位白人面孔人士對SBS普通話說:“你生病之後才需要戴口罩,目的是保護其他人,而不是保護自己。”
READ MORE

华人公共场所戴口罩招人反感?澳洲本地人这么说
悉尼大學教授、國家免疫研究及健康中心首席研究員Robert Booy博士認為生病的人戴口罩能減少傳播鏈,也能夠保護醫護人員。但如果健康人戴口罩郤可能有感染風險。
他在回复SBS普通話的郵件中說:“如果口罩變濕,健康人戴口罩其實有感染病毒的風險……而口罩在戴上30分鐘後就可能變濕。”

A food delivery rider wears a face mask in the CBD of Sydney. Source: AAP
昆士蘭大學免疫學教授余迪博士來自湖北武漢,他認為在口罩供應比較緊張的情況下,應該優先考慮醫護人員和感染者。他說:“如果感染者或者疑似症狀者都能戴口罩,對於健康人群來說,即使不帶口罩,也有足夠的保護作用。”
READ MORE

来自武汉的澳洲华人学者:做好力所能及的事,就是最大的支持
但他也注意到,週圍咳嗽和打噴嚏郤沒有防護的現象比比皆是。“如果確診病人數量持續上升,週圍暴露風險增高,健康人戴口罩,還是有意義,可以起到隔絕飛沫,減少口鼻接觸的防護功能。”
對於自備口罩的健康個人,如果願意佩戴,是應該尊重個人選擇的。
悉尼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講師張穎認為並不是簡單的戴與不戴的問題,而要根據周圍的環境做風險評估。“如果去人多的地方應該帶上,如果只有稀少的人口密度,沒必要戴。”
她補充到:“戴口罩可以防止手接觸口鼻,也減少病毒進入體內的機會。”
其他防護措施更重要
西悉尼衛生部健康推廣官員董凱文認為,民眾可以自己選擇戴不戴口罩,但更重要的勤洗手、咳嗽或打噴嚏時注意遮擋等預防方式。
余迪教授也提醒到:“戴口罩只是防護的一小部分。需要其他措施,例如減少群聚,保持個人特彆是手部衛生等等各種手段協同開展,才能有效防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