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墨爾本Abbotsford公立中英雙語小學校長Stanley Wang

Mr Stanley Wang, Principal of Abbotsford Primary School.

Mr Stanley Wang, Principal of Abbotsford Primary School. Source: Supplied/ Stanley Wang

台灣移民Stanley Wang任職墨爾本一所公立中英雙語小學校長,有哪些使命感?點擊首圖收聽完整採訪podcast。


現任亞伯斯福特小學(Abbotsford Primary School)校長Stanley Wang(王宇生),提及自己在這所維州公立雙語小學,推動中英文雙語教育,眼神閃爍著滿滿的熱忱和使命感。


要點:

  • 亞伯斯福特小學自1984年起推動中英雙語教育
  • Stanley Wang希望透過雙語教育,促成下一代更完善的跨文化能力
  • 華人家庭常因不了解澳洲主流教育哲學,產生衝突

與中文教學的淵源

Stanley Wang十歲從台灣移居澳洲墨爾本,在墨爾本大學攻讀語言學系和經濟系時,接觸到探討教育不均等社會議題的學生社團,讓他立志要運用自己的語言能力貢獻社會。

因此,畢業後他加入一個專門為偏鄉學校所設計的教師培訓計畫-Teach For Australia,正式踏上中文教學之路。

除了擔任第一線的中文教學者,他也累積了在澳洲最大私立學校Haileybury的外語部主任、回台灣擔任Teach For Taiwan 為台灣而教教育基金會的執行長等經驗。

2020年他搬回墨爾本生活,並接下了亞伯斯福特小學雙語小學校長一職。
Abbotsford Primary School
Abbotsford Primary School Source: Stanley Wang

中英雙語教育的使命感

亞伯斯福特小學歷史悠久,成立至今143年,並於1984年開始推動中英雙語教育,現今學生數約140人,每星期有一半的學習活動都是採用中文完成的,包括:美術、體育、科技課,以及一定比例的數學與綜合課,也是透過中文授課。
我踏入教育的初衷,就是希望能賦予下一代更健全的跨文化能力。這種能力我覺得在澳洲的多元文化脈絡下相當重要。
Stanley Wang表示,所謂的跨文化能力,是一種能對其他文化保持客觀且不帶評價的鑑賞能力。

透過落實中英雙語教育和跨文化交流,他希望每位學生畢業後,都能透過語言學習,成為輔助他們探索世界的工具,並建立起足夠的跨文化能力,用更開闊的心去欣賞差異。
(擁有跨文化能力)才能讓多元文化的多元變成這個社會的加分,而不是負擔。

在澳推動雙語教育大不易

然而,Stanley Wang坦言,在澳洲要推動中英雙語教育困難重重。
儘管澳洲號稱身處於亞洲世紀(Asian Century),事實證明,不管是對華人還是非華人背景的家庭,想讓一個在澳洲土生土長的孩子學好中文,就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其一,澳洲是個英語系國家,大部分的澳洲本地人缺乏學好外語的動力和恆心,他說,當家長們只會說英語且沒有學習外語的成功經驗時,相對也很難轉移經驗到孩子身上。

其二,他分析,在澳洲大部分的中文教師為中文母語使用者,平常較少機會去有系統地剖析自己的母語,因此,很難去理解非母語背景學生學習中文時所碰到的困難。

他舉例,在2016年,有位中文教學領域的學術領袖曾粗估,在全澳洲的人口之中,只有不到120位非華裔背景的人士,中文能夠達到完全流利的程度。
我就是抱著能翻轉這個現象的使命,在經營這所中英雙語小學。
Abbotsford Primary School
Abbotsford Primary School Source: Stanley Wang

學童在澳學中文常見現象

Stanley Wang表示,對於非華人家庭出身的子女而言,中文並不好學,「中文甚至常被稱為是世界上對英文母語者來說,最困難的語言」。

他說,華人家庭的子女的起步點相對超前許多,在學齡前就從家庭生活中,累積了一定的詞彙量、語法和語感。然而,非華人背景出身的孩子從入學到畢業,所累積的每一個中文詞彙和句子,都是靠學校中文老師教授而來的。

但所有中文學習者們都會被中文的博大精深所困,因為中文的可預測性遠比英文還低。
花了一分努力學會了聽說一個中文的詞,郤要花三分的努力才能學會讀,最後才發現還得再花六分的努力才有可能把它寫出來。
Stanley Wang也認為,現行維州高考VCE中文第二語言對12年級生的要求,要讀寫500個漢字,若在一般學校每星期僅一、兩個小時的中文授課安排下,學生們很難有浸潤在全中文的環境中,便難以展現中文學習的自信和成果。

跨文化背景校長的獨特角色

具有小留學生和國際工作的跨文化經驗,Stanley Wang觀察到,華人家庭常因不了解澳洲主流教育哲學觀,拿自己經歷的那一套學習方式,例如:背誦課文、默寫漢字等,要求孩子照做。
華人家庭依賴的社區語言學校,常常把教材、教師、教法整套三合一直接空降到澳洲的教室內。
另外,華人父母也會依照在華語地區的標準,衡量孩子中文程度好壞,因而產生一些矛盾,家長與土生土長的澳洲華人後代之間,有多方面的脫節和期待落差,最終導致孩子對學習中文反感,甚至對親子關系有負面影響。
作為一名會說中文的華裔校長,我也特別希望能成為華人家庭與澳洲主流教育體系的一個橋梁角色。
Abbotsford Primary School
Abbotsford Primary School Source: Stanley Wang
Stanley Wang期許自己,幫助澳華二代建立雙語能力和跨文化能力,更好地融合在澳洲這個多元文化的社會之中,在兩個文化裡找到立足點和歸屬感。

他也希望,帶領全校學生學習用中文表達澳洲當地文化與思想。

點擊首圖收聽完整採訪podcast。

本文系SBS中文原創內容,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如需內容合作,請來函聯繫:chinese@sbs.com.au或 mandarin.program@sbs.com.au)

澳大利亞人必須與他人保持至少1.5米的社交距離,請查看您所在州或領地的最新社交限制措施。

如果您出現感冒或流感症狀,請留在家中並致電家庭醫生或全國冠狀病毒健康信息熱線1800 020 080安排測試。

SBS致力於用63種語言報道最新的COVID-19新聞和信息,詳情請前往:sbs.com.au/coronavirus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