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五,美國總統特朗普再次威脅稱,最終將對從中國進口的總計5000億美元(合6730億澳元)的商品徵收關稅,這大致相噹於北京每年向美國出口的所有商品的價值。
根據自媒體“文昭談古論今”一期節目的分析,中國的抗美第一大招看起來沒有達到預想的效果。和該行業相關的農場主組織不但沒有反對特朗普,還公開表示理解特朗普的做法。這和中國想借大豆農的抗議來影響美國政府的政策的意圖相違背。
但是,來自南澳大學商學院的高級講師鄧欣認為對美國大豆的需求一定會下降的,只是程度問題。
鄧欣認為,中國作為大豆第一買家 (全球購買量的三分之二),去買彆國的,必然影響對美國的需求。即使不買彆國的,價格上漲的結果,商家一定會想找替代品,需求還是會下降。
另外,鄧欣還認為,中國帶有泡沫的資本市場,比如股市和房市如果可以得到控制,這場貿易戰還是可以堅持很久。
她認為,對於這場不得不打的中美貿易戰,繼續下去肯定是兩敗俱傷。
點擊收聽鄧欣的觀點。
(本節目為嘉賓觀點,不代表本台立場。)
READ MORE

中国会减少从澳洲进口葡萄酒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