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台灣的木木(Hope Chen),現在帶著一對甜美的雙胞胎女兒六寶和七寶,一家三口在雪梨幸福生活著。
要點:
- 木木和前伴侶透過IVF體外受精技術孕育一對女兒
- 在台灣生產和育兒的經驗,讓木木決定投入推動婚姻平權運動
- 單親家長育兒苦甜參半
渴望成為母親
木木的爺爺奶奶退休後移民到澳洲生活,1996年當時高二的她,也在家人的鼓勵下來到澳洲求學和移民。她打趣地說,二十多歲時,「很喜歡賺錢」,在會計的主業之餘,她還兼職了翻譯、設計、精油批發等。
三十歲左右,木木回到台灣、並認識了前伴侶,兩人決定一起在台灣定居。木木表示,在澳洲生活時,她認識許多單身或是同性伴侶,因為渴望擁有孩子,藉由IVF體外受精技術生孩子。
於是,她和前伴侶決定在國外做人工受孕的手術,結合她前伴侶的卵子和丹麥裔捐精者的精子,交由她的身體來懷孕,就此誕下了一對雙胞胎女兒。

Hope Chen and Her Twin Daughters Source: Hope Chen
在台灣推動婚姻平權
木木的懷孕、生產過程以及孩子幼兒時期都在台灣度過,然而,從這段經歷,她開始察覺一些不適應。
我在澳洲住了十幾年,已經很習慣了在澳洲同性伴侶就等同有事實婚,法律保障和生活方面,你覺得就跟一般的異性戀婚姻沒有什麽不一樣。
READ MORE

【我们的故事】同婚合法化三年,华人同志的生活有何变化?
不過,木木在產檢過程當中,每當她的前伴侶想陪她一起做產檢,都會遭到醫院拒絕。甚至,在她剖腹生產時,即便原本講好能讓她的前伴侶進入開刀房陪伴,最後一刻仍被阻隔在外、不得而入。
那時候我就開始覺得說,如果兩人的關係沒有法律保障的話,我們要一直靠別人的善意,那是很虛浮的事情。

Hope Chen and Her Twin Daughters Source: Hope Chen

Source: Hope Chen

Source: Hope Chen
那時候我都跟我朋友說,我是日出一櫃、每天都在出櫃。
READ MORE

澳洲华人参与Mardi Gras分享同志群体“大爱”
她希望一對孩子們不需要覺得自己的出身是說不出口的,更不希望因為家長是同性別被外人傷害。木木表示,如果不要讓孩子在「恐同」的氛圍中長大,唯有從法律和教育做起,因此,她開始積極投身台灣的婚姻平權運動。
最初,木木主要在網路論壇和網友交流自己的經歷,回答網友五花八門的問題,她甚至想過,把自己IVF生子和養育小孩的經驗出版成書。
在2016年起,木木擔任台灣同志家庭權益促進會副理事長,和團隊一起籌辦多場記者會和大型活動,提升台灣人們對婚姻平權的意識。

Source: Hope Chen

Source: Hope Chen
木木回憶,2016年12月10日在台北凱達格蘭大道上舉辦的「婚姻平權音樂會」最令她記憶猶新。當時,她曾對宗教團體買下大型媒體廣告,反對同性婚姻,感到相當灰心,但當她站上舞台,以家長的身份分享自身故事,看著台下許多支持的群眾,她感動到想流淚。
如今,台灣已在2019年正式通過同性婚姻合法化。

2016 Taiwan Same-sex Marriage Concert Source: Hope Chen
單親雙寶媽一打二
木木攜手七歲的雙胞胎女兒,搬回雪梨定居兩年多,她在社交媒體上成立「六七寶」Facebook專頁,紀錄孩子成長瞬間以及分享育兒經,吸粉近三千人。
她笑著說,在撰寫部落格時,和許多家長們交流相當有趣,有一次她發了文稱七寶的頭髮經常打結,熱心的讀者們紛紛獻祭,推薦護髮油、梳子品牌等。

Source: Hope Chen
身兼雙親角色的木木坦言,單親家長許多時刻相當辛苦,因為沒有隊友相助。
因為你沒有緩衝和後援,所以在體力、時間、情緒上常常會很過勞。
但她也說,一打二的育兒也有不少甜蜜時刻,像是:和孩子建立親密無間的感情,是無可取代的。
你為覺得孩子對自己的愛和依賴是相當深的,他們最信賴的人是你,那種感覺就是so sweet很溫暖!

Hope Chen and Her Twin Daughters Source: Hope Chen
(本文系SBS中文原創內容,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如需內容合作,請來函聯系:chinese@sbs.com.au或 mandarin.program@sbs.com.au)
澳大利亞人必須與他人保持至少1.5米的社交距離,請查看您所在州或領地的最新社交限制措施。
如果您出現感冒或流感症狀,請留在家中併致電家庭醫生或全國冠狀病毒健康信息熱線1800 020 080安排測試。
SBS致力於用63種語言報道最新的COVID-19新聞和信息,詳情請前往:sbs.com.au/coronavir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