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屆亞太當代藝術三年展(Asia Pacific Triennial of Contemporary Art,APT10)將於12月4日至2022年4月25日,在昆士蘭美術館與現代藝術館(QAGOMA)登場,共計展出來自30個國家、150位藝術家的69件作品。其中,包含了台灣影像藝術家許家維的三件作品。
要點:
- 台灣藝術家許家維擁有豐富的國際參展和策展經驗
- 許家維三件和動物有關的影像作品獲邀亞太當代藝術三年展
- 許家維擅長用影像和創新思維連結歷史
2016畢業於法國國立當代藝術工作室的許家維,作品擅長結合電影與錄像,用跨領域的創作方式,呈現歷史、環境、文化等多元主題。
他在國際上累積了豐富的參展和策展經驗,包含:在台北、香港、荷蘭等地舉辦個展;獲邀在上海、澳洲、德國、義大利和法國等地參展;2019年策劃在台灣國立美術館的亞洲藝術雙年展、2018年策劃錄像藝術雙年展等。
許家維表示,自己的創作特別關注於拍攝電影的過程,他認為,拍電影時,人們往往在意的是拍出來的成果,而忽略了拍電影時「其實是一群人都一個地方的真實行動」。
我的作品以影像為主,但是它常呈現出一種有點介於紀錄片、有點像是錄像、有點像是劇情,這幾種混雜的狀態。

武士與鹿 Source: 版權為藝術家所有,許家維工作室提供 Courtesy of the artist. Photo by Hsu Chia-Wei Studio
許家維本次參展的作品為:《黑與白-馬來貘 Black and White – Malayan Tapir》、《武士與鹿Samurai and Deer》、《石頭與大象 Stones and Elephants》。有趣的是,內容都與動物有關,而主題也都圍繞在麻六甲海峽一帶的歷史故事。
《黑與白-馬來貘》探討英國東印度公司在東南亞開發之際,英國東印度公司派任麻六甲的第一任司令威廉・法誇爾(William Farquhar)與英國東印度公司的檳城司令萊佛士(Thomas Stamford Raffles)之間,從政治的競爭關係延燒到科學的紛爭,爭奪誰才是發現馬來貘這種黑白相間的生物的第一人。
這部作品在新加坡國家美術館、李光前自然歷史博物館、新加坡動物園等地採集影像,呈現了東南亞地區的動物園歷史與殖民時代的政治關係。許家維解釋:當今動物園多以氣候帶或地理位置,將動物分門別類,但如果添加上了複雜的歷史和文化背景,動物園的動物是否有不同的分類法?
《武士與鹿》從十七世紀的貿易體系作為切入點。當時的日本有大量的鹿皮需求,源自江戶時代的武士文化中,鹿皮被大量使用於武士的盔甲、配件與陣羽織等衣物。但經過幾年的濫捕,台灣的鹿皮產量已無法滿足日本的需求,因此荷蘭東印度公司便來到柬埔寨的金邊,尋找其他的鹿皮來源。
在此背景下,荷蘭東印度公司與柬埔寨發生了激烈的衝突。這部作品於柬埔寨與日本兩地拍攝,試圖透過當代的視野,還原數百年前因為鹿皮的交易,所串起的武士文化、柬荷大戰與台灣的複雜關係。

黑與白 馬來貘 Source: 版權為藝術家所有,許家維工作室提供 Courtesy of the artist. Photo by Hsu Chia-Wei Studio

黑與白 馬來貘 Source: 版權為藝術家所有,許家維工作室提供 Courtesy of the artist. Photo by Hsu Chia-Wei Studio

武士與鹿 Source: 版權為藝術家所有,許家維工作室提供 Courtesy of the artist. Photo by Hsu Chia-Wei Studio

武士與鹿 Source: 版權為藝術家所有,許家維工作室提供 Courtesy of the artist. Photo by Hsu Chia-Wei Studio
《石頭與大象》故事背景在麻六甲古城,引用自《阿都拉傳》作者、曾擔任馬六甲行政首長威廉・法誇爾(William Farquhar)的秘書的所見所聞。包括:英國人如何破壞堅固的馬六甲要塞,以削弱馬六甲防禦、並將其歸還給荷蘭東印度公司;以及法誇雇用巫師圍捕大象的情景。
特別的是,這部作品結合了許家維所採集的影像,以及展出現場透過網路即時搜尋的結果,可能出現當天的新聞消息。因此,每天展出的內容都不同,以呈現此文本的不確定性,以及回溯已不可考的歷史情景。

石頭與大象 Source: 版權為藝術家所有,許家維工作室提供 Courtesy of the artist. Photo by Hsu Chia-Wei Studio

石頭與大象 Source: 版權為藝術家所有,許家維工作室提供 Courtesy of the artist. Photo by Hsu Chia-Wei Studio
其實我們沒有人真的經歷過這些幾百年前的(歷史)時空,我們其實是靠各式各樣當代的技術去想像。

石頭與大象 Source: 版權為藝術家所有,許家維工作室提供 Courtesy of the artist. Photo by Hsu Chia-Wei Studio
另一方面,第十屆亞太當代藝術三年展上還有一檔《台灣原民當代藝術特展》,由台灣的原住民委員會、文化部與澳洲團隊合作策劃,並邀請排灣族藝術家伊誕.巴瓦瓦隆,以及獨立策展人徐文瑞共同策展。
(點擊首圖收聽採訪podcast)
(本文系SBS中文原創內容,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如需內容合作,請來函聯系:chinese@sbs.com.au或 mandarin.program@sbs.com.au)
澳大利亞人必鬚與他人保持至少1.5米的社交距離,請查看您所在州或領地的最新社交限制措施。
如果您出現感冒或流感症狀,請留在家中併致電家庭醫生或全國冠狀病毒健康信息熱線1800 020 080安排測試。
SBS致力於用63種語言報道最新的COVID-19新聞和信息,詳情請前往:sbs.com.au/coronavir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