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尺度作品登墨爾本藝穗節 台灣藝術家周東彥:我用VR寫詩

IN THE MIST

IN THE MIST Source: 狠劇場 Very Theatre

台灣新媒體劇場導演周東彥製作的VR作品《霧中》,在今年墨爾本墨爾本藝穗節展演。點擊首圖收聽採訪podcast。


今年墨爾本藝穗節二度推出「聚焦台灣」(Fringe Focus Taiwan)節目,內容包括由台灣藝術家創作的五部VR作品和一件新的影像創作。 當中,新媒體藝術家周東彥的作品《霧中》,售票速度簡直能以秒殺形容,可見其吸引當地觀眾的魅力。


要點:

  • 周東彥的VR作品《霧中》表現男同志在三溫暖中的情欲流動
  • 《霧中》曾在台灣、義大利、瑞士、加拿大等不同國家展演
  • 創作作品時,周東彥認為自己在用VR科技寫一首詩

《霧中》拍攝於台中國家歌劇院,講述男同志三溫暖的故事,利用蒸氣室中迷霧效果,帶領觀者進入一個超現實的空間,探討慾望與人性。

導演周東彥表示,創作靈感來自於自身經驗,有次他在泡溫泉時,看見現場有人靠得相當近,鼻子都要貼在一塊,而當下蒸氣室的霧團,讓他覺得「好像夢又很真實」。
劇場出身的他,對於拍攝VR作品有獨特想法,「VR片子不只能用於呈現壯闊的美景或者奇觀,還能探索更多可能性,引起觀者感官產生不同的作用。」
IN THE MIST
IN THE MIST Source: 狠劇場 Very Theatre
他從2016年起首次接觸到VR作品,觸動到他的內心深處,自此開始嘗試新的創作媒材,透過這項科技讓觀者走進他打造的夢境裡。
VR其實是非常可以看得出你內心的一種媒介。如果你曾在VR頭盔裡掉過一滴眼淚,你就能知道我在說什麼。
他補充,自己曾看過一部講述一個漸漸失明者的VR作品,噹時,透過VR科技獲得的感官體驗,就像有人在他耳朵旁輕輕地說出自己的故事一般動人。

周東彥也坦言,製作VR作品時,每一分鐘都是在投資,即便自己擅長現場即興發揮與互動,但也得考慮謹慎使用每一顆鏡頭,「在VR世界裡,觀眾是可以飛或可以漂浮,觀眾可以前進後退,你的鏡頭是相對自由的,當然不一定會比較便宜啦!」

製作《霧中》過程中,周東彥稱,最大的突破之一便是掌握故事尺度,所幸在台灣的創作環境讓他能夠自由地發揮、實現腦海中的畫面。
IN THE MIST
IN THE MIST Source: 狠劇場 Very Theatre
此外,他在創作時也有新的想法,本來想撰寫一部有起承轉合的故事,但後來,他發現故事沒有真正的起始點。
我之後就告訴自己說,我其實沒有要寫個小的短篇故事,我要寫的是一首詩,只是用VR。有人物穿梭在其中、有不同的鏡頭位置去做,我覺得,這是我一個很大突破。
《霧中》自高雄首映之後,陸續到威尼斯影展、日內瓦、蒙特婁等地展演,穫得好評不斷,入選 2021 威尼斯影展 VR特別選映單元,並獲蒙特婁新電影影展最佳環景VR 大獎,及高雄電影節 VR 競賽VR 評審團特別提及獎等肯定。

本片於11月15日至20日,在墨爾本藝穗節登場。
IN THE MIST
IN THE MIST Source: 狠劇場 Very Theatre
(點擊首圖收聽採訪podcast)

(本文系SBS中文原創內容,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如需內容合作,請來函聯繫:chinese@sbs.com.au或 mandarin.program@sbs.com.au)

澳大利亞人必須與他人保持至少1.5米的社交距離,請查看您所在州或領地的最新社交限制措施。

如果您出現感冒或流感症狀,請留在家中並致電家庭醫生或全國冠狀病毒健康信息熱線1800 020 080安排測試。

SBS致力於用63種語言報道最新的COVID-19新聞和信息,詳情請前往:sbs.com.au/coronavirus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
大尺度作品登墨爾本藝穗節 台灣藝術家周東彥:我用VR寫詩 | SBS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