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期對澳大利亞的部分出口商品加徵關稅以及髮出禁令。這在影響澳洲貿易利益的同時,也讓中國的大麥和牛肉的價格面臨上漲壓力。
減少貿易依賴性,努力爭取貿易多元化是一個選擇,但需要比較長的時間來逐步實現。
新南威爾士大學法學院中國國際商法與國際經濟法中心聯席主任王衡教授認為,目前的情形下,澳大利亞和中國應抓住機會通過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來努力解決這些問題,RCEP將提供第三方裁決來解決貿易爭端的有效途逕,可以有效“緩解”澳中兩國間的貿易緊張局勢,同時規避地緣政治以及其他變數的影響。
要點:
- 現在的世界貿易已經時不時的被“武器化”
- 新冠疫情讓各國更傾向於拉動本國經濟和依賴貿易措施
- 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RCEP是澳中兩國解決貿易爭端的難得機會
現有機制解決澳中貿易摩擦難度大
受新冠疫情引起的全球經濟下滑拖累,各國可能傾向於拉動本國自己的經濟,對貿易措施的依賴會更大。王衡教授告訴SBS普通話,這種情況下,解決澳中兩國遇到的貿易問題可能難度更大。
此前,中國決定將在未來五年對澳大利亞大麥加徵約80%的關稅,併禁止從澳洲的四個大型屠宰場進口牛肉。最近,中國將對澳大利亞牛肉的關稅從5%提高到12%,為期6個月,併預計在今年晚些時候提高對全脂奶粉的關稅。
王教授認為,鑒於澳中兩國目前比較緊張的關系,雙方要想快速解決這種貿易爭議難度比較大。目前來看,中澳自由貿易協定的磋商效果不太好,而中國的自由貿易協定以前也沒有出現過尋求第三方裁判的情況。
澳大利亞噹然可以選擇去世界貿易組織申訴,但世貿組織的上訴機構目前基本處於癱瘓狀態。另外,通過世貿組織解決爭端可能要花費數年時間,即使這樣也併不總是能順利進行。
RCEP更易讓澳中貿易可預見
王衡教授表示,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RCEP是中國與亞太地區其他國家進行談判的唯一一個大型自由貿易協定(FTA)。 由於這是一個很大的自由貿易協定,因此更容易實現多元化或減輕貿易緊張關系,併在RCEP的10多個籤署國中找到公正的解決方案。
但問題在於,與一些較大的自由貿易協定不同,RCEP併未制定許多先進的規則,例如可以解決澳大利亞和中國之間目前在貿易救濟方面的緊張關系的規則。
橫向比較來看,《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和《美墨加協定》提供了通過雙邊委員會審查一方就傾銷和反補貼稅所做決定的渠道。
王教授說,可能需要國內機構重新確定這些問題。如果RCEP協定沒有關於如何處理新問題的新規則,例如澳大利亞和中國之間的貿易緊張局勢,或者數據和其他新領域中髮生的問題。那麼,各方將無法從這項自由貿易協定中受益。
目前,中國是否會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展協定CPTPP》存在很多不確定性。在可預見的將來,中國與其他國家之間沒有其他協議。王教授表示,這更加凸顯出抓住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這個機會的重要性。
減輕貿易依懶和建立有效的貿易爭端解決機制
儘管澳中兩國的貿易存在緊張關系,但澳大利亞對中國的鐵礦石出口目前併未受到影響,王衡教授表示,這是貿易依賴性的一種體現。
澳大利亞目前正在尋求貿易多元化,努力在兩三年以內和其他國家籤署不同的貿易協定,包括最近和英國、歐盟、東南亞國家等在探討的雙邊自由貿易。
在旅遊和教育等服務貿易方面,一些學校或者其他主體也在通過推廣等方法來歡迎其他國家的學生和遊客。王衡認為,這樣的舉動可能也有利於營造一個比較好的認知,有利於澳大利亞保持作為領先的旅遊和教育目的地國家的優勢。
從現在的世界貿易來看看,貿易已經時不時地被“武器化”,這在新冠疫情之前已經髮生。新冠疫情進一步加劇了這種貿易的緊張關系,因為各國要寀取限制措施來保護本國安全,同時也可能會寀取一些刺激措施來保護經濟髮展。政府的作用在加大,這就會導致有可能出現貿易保護主義。
除了減輕貿易依賴性,王衡認為,長遠地解決貿易糾紛的辦法只能是通過建立一個有效的規則,一個可以接受的規則,同時扶持與獨立的爭端解決機制,最終這種方式才能夠讓貿易最大的避開比如地緣政治等其他的因素的影響。
請您點擊文首圖片收聽王衡教授的詳細分析。
墨爾本大都會居民必鬚遵守留在家中指令,只有在購買食物或必需品、工作或學習、鍛煉或履行護理職責時才能離家。民眾在公共場所時建議佩戴口罩。
澳大利亞人必鬚與他人保持至少1.5米的社交距離,請查看您所在州或領地的最新社交限制措施。
如果您出現感冒或流感症狀,請留在家中併致電家庭醫生或全國冠狀病毒健康信息熱線1800 020 080安排測試。
SBS致力於用63種語言報道最新的COVID-19新聞和信息,詳情請前往:sbs.com.au/coronavir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