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同牧師在去年聖誕節期間毅然放棄了城裡的生活,舉家前往新州中部海岸打理山中的一處營地。起初,她對山裡的生活併不適應,帶著四個孩子、沒有信號、蛇蟻遍地,而且生活極為不方便,動輒就得走上幾公裡的路。
她說,山裡和城裡的生活截然不同,山裡人跑二十分鐘的路不算遠。孩子在離家最近的學校上學,但也得驅車半個小時,而且,學校的規模不大,從一年級到六年級,總共只有11名學生。
“基本上就是一對一的輔導,我的兒子對數學感興趣,他就直接學到了三年級。”
於是,旅途時光被打造成了親子時刻,菲同和孩子會在路上一起收聽名著有聲讀物,這在以往忙忙碌碌的城市生活中是很少髮生的。

菲同所打理的營地 Source: 非同
野生動物也會不時的出現在她和孩子們的生活中。
“每天看著火雞在路上散步,入冬之前會看到狐狸,我們也經常聽到農民說,家裡的小牛崽又被野狗給咬死了,春天有全澳最毒的幾種蛇......有碗口粗的黑蛇,有非常壞的會追人的棕蛇,有咬人15分鐘就能致命的漏鬥蜘蛛。”
草長鶯飛的生活也讓她學會了新的救護知識。她說,自己家的狗狗曾因為蜱蟲的叮咬差點喪命,而孩子們會在雨後瘋狂的收集知了殼,每次能夠聚集上百只。
據菲同所說,這裡被噹地的原住民視為聖地,營地背山面水,天然的阻隔了山火的侵襲。
“前面是條小溪,沿著小溪一路(可以看到)一條河,這條河就延到了海。所以,小溪和河裡有大量的魚類......背面是環山,而且下面是土,上面是石。不遠處呢還有土著人的壁畫。”
“面水被山環繞,哪怕是每年有森林大火,這塊地方,基本是燒不到火的。”
她希望這塊營地能夠為老年化嚴重的噹地社區提供幫助,也希望這裡能成為有需要的朋友的落腳之處。

除草的工人 Source: 非同
“來這裡之前,教會的兄弟姐妹有一些感動,希望有一個地方能夠讓一些社區的人、讓一些同樣信仰的人、讓一些覺得孤單的人能夠在一起生活。”
據菲同所說,噹地教會會眾的平均年齡在70歲以上,很多便利店都是由老人在搭理。她將營地的一處田地開墾出來,希望能夠為噹地社區做些貢獻。
由於疫情的影響,營地在今年基本無法對外開放,但是,菲同郤對這不同尋常又耐人尋味的2020充滿了感恩。

菲同的孩子們 Source: 非同
“很多人覺得需要用金錢來鋪路的未來不一定要用金錢來鋪路,我覺得是需要信心和感謝的心來鋪路……疫情這一年,本來預想會被實際生活所困擾的因素反而因為疫情的緣故它不成為一種困擾。”
“每一個月每一週甚至是每一天,我覺得我都在打開大大小小的禮包,都有很多意外的驚喜。將近一年的時間,過得非常的有姿有色,非常的豐富。”
我們的故事,歡迎您點擊圖片音頻,收聽菲同的田園牧歌。
READ MORE

你好,澳大利亚
澳大利亞人必鬚與他人保持至少1.5米的社交距離,請查看您所在州或領地的最新社交限制措施。
目前全澳各地進行廣泛的冠狀病毒測試。如果您出現感冒或流感症狀,請致電家庭醫生或全國冠狀病毒健康信息熱線1800 020 080安排測試。
您現在可以在手機上下載聯邦政府推出的冠狀病毒追踪應用程序COVIDSafe。
READ MORE

【我们的故事】临签持有者的自述:疫情下的我是幸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