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澳中兩國貿易救濟爭議不在RCEP爭端解決機制內

Australian Trade Minister Simon Birmingham (right) and Australian Prime Minister Scott Morrison react after signing the 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 (RCEP).

Australian Trade Minister Simon Birmingham (right) and Australian Prime Minister Scott Morrison. Source: AAP

最新公布的RCEP文本把反傾銷、反補貼和貿易保障措施等貿易救濟排除在了爭端解決機制以外。


11月15日,澳大利亞和包括中國在內的亞太地區14國籤署了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
RCEP的文本剛剛在籤署噹日11月15日公開,而大型協定的文本一般都比較長,需要具體地細細解讀。新南威爾士大學法學院中國國際商法與國際經濟法中心聯席主任王衡教授重點關注的是協定的爭端解決、市場準入帶來的機會以及對全球經濟的長遠影響等。


要點

  • 澳中兩國間的貿易救濟爭議併不在RCEP的爭端解決機制之內
  • RCEP規則的重點在於市場開放而不是設置高的監管要求
  • 企業和其他主體認真研究協定規則或可抓住機遇

然而,最新公布的RCEP文本把反傾銷、反補貼和貿易保障措施等排除在了爭端解決機制以外。王衡表示,該協定在化解這方面的緊張或挑戰方面作用有限,只是規定未來的談判中會考察或商議是否把貿易救濟放在爭端解決機制之內。

除了貨物貿易之外,該協定還為數字貿易和知識產權提供了一套共同的規則。王衡教授表示,協定中有各方都同意的電子商務和知識產權等規則,這意味著企業或其他主體在從事貿易和相關的商貿活動時會有更大的可預見性。

王衡說,RCEP的規則重點在於市場的開放,而不是跟各國設置很高的監管要求,各國應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具體分析。

長遠來看,RCEP有利於各國之間減少加徵關稅的可能性,各方能夠切實執行該貿易協定才能夠使它的效果落到實處。

王教授還提到,因為RCEP提供了很多機遇(日本和中國第一次有雙邊減稅),企業和其他主體認真研究RCEP的規則和它對自己的影響很重要。

請您點擊文首圖片收聽王衡教授的詳細分析。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