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導演萬瑪才旦的最新電影作品《氣球》在2019年亞太電影電影獎(APSA)中獲得了最佳故事片和最佳劇本提名。此前,由他拍攝的另一部電影作品《撞死了一隻羊》在第75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中獲得地平線單元最佳劇本獎。
READ MORE

2019年亚太电影奖:万玛才旦作品《气球》获最佳故事片和最佳剧本提名
導演萬瑪才旦說:“觀眾對電影的反應和了解,有時候還是會讓我感到有些意外,有時候甚至感到很感動。”
從《靜靜的嘛呢石》到《撞死了一隻羊》,萬瑪才旦一直在用影像的方式表達藏文化。他走上電影創作這條路的初衷,是希望能夠為中國少數民族電影帶來一些改變。
他說:“當你以前看到一些類似題材的作品,就會發現很多問題,有很多不滿足。自己和周圍的朋友都覺得如果將來能有懂得自己文化、懂得自己語言和傳統,又懂得電影表達方法的人來拍表現自己民族文化和生活的電影,肯定會不一樣。”
這份“不一樣”,也體現在這部宗教色彩濃厚的電影《撞死了一隻羊》當中。和萬瑪才旦以前的作品注重寫實相比,這部電影更加寫意。萬瑪才旦在電影整合了藏族作家次仁羅布的小說《殺手》和自己創作的小說《撞死了一隻羊》,講述了一個有關復仇的故事,“和佛教中救贖和放下的觀念是有關聯的”。

《撞死了一只羊》电影剧照 Source: Movie Jinpa
萬瑪才旦從小就對電影創作充滿了嚮往,但一直沒有機會。後來一個偶然的機會,讓萬瑪才旦到北京電影學院學習,最終走上了電影創作的道路。他說:“這幾年自己集中做藏族題材的電影,一方面和自己的出生和經歷有關,另一方面也是自己和身邊很多藏族人的願望。”
這也反應了中國少數民族電影創作的其中一個問題:少數民族導演的缺失。許多民族類題材電影很難做到貼近民族生活、真實反映民族文化。然而由於各方面原因,民族出身並且懂得少數民族語言的導演卻不多,能夠拍出真實表現民族文化生活、同時又能被主流大眾所接受的優秀民族題材電影的導演,就更是鳳毛麟角了。

《撞死了一只羊》剧照 Source: Movie Jinpa
從創作電影《靜靜的嘛呢石》開始,萬瑪才旦對自己的要求和定位就是,這些電影不僅僅是拍給藏族人看的,而是希望讓更多的人理解、接觸並感受到藏文化。 “一開始的出發點就是講藏人的故事,講人的故事,講人的情感。我覺得作為人,全世界都是一樣的。”
如何才能讓民族語境之外的更多人理解並感受到民族文化的特色呢?萬瑪才旦說,這需要在創作時下功夫。他說:“在講述中也要講究一些方法……在寫劇本和拍攝的時候都要做更多的功課。”
通過電影讓更多人了解西藏
《撞死了一隻羊》2018年在威尼斯電影節首映時,收穫了許多好評,並獲得了地平線單元最佳劇本。導演萬瑪才旦坦言,海外觀眾的喜歡有時會讓自己感到出乎意料,但也很感動。
但對於很多海外觀眾來說,對於西藏和藏族的了解依然很有限。 “無論是西方還是中國,有很多觀眾都不太了解藏地,都不太了解藏人的當下。” 萬瑪才旦認為很多觀眾對西藏的了解依然停留在很早以前的文字和資料。 “所以我帶著電影去參加一些電影節的時候,就會覺得他們對當下藏地的了解還是有一些距離的。”
因此,萬瑪才旦還有一個願望:

藏人导演万玛才旦 Source: Supplied
我希望更多的觀眾,通過我和其他藏族導演的電影作品,能夠對藏地的當下有更多的了解。
最後,導演萬瑪才旦還祝福居住在澳大利亞的藏人朋友們“扎西德勒”(吉祥如意)。
據澳大利亞統計局(ABS)最新數據顯示,澳大利亞共有1456人在家說藏語,其中由470人都居住在悉尼北部Dee Why地區。
萬瑪才旦的電影《撞死了一隻羊》將於近期在悉尼(12月2日)和墨爾本(11月30日)上映。

《撞死了一只羊》电影海报 Source: Movie Jinpa
關注更多澳洲新聞,請在Facebook上關注SBS Mandarin,或在微博上關注澳大利亞SBS廣播公司。
(本文系SBS原創內容,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如需內容合作,請來函聯繫:Mandarin.Program@sbs.com.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