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朋友Jessica(化名)回中國過年就因為睡懶覺的問題,跟自己父親大吵一架。Jessica很委屈,好不容易回到父母身邊不用一早起床穿著打扮急急忙忙趕車上班,居然父親連女兒睡個懶覺也不寬容,還跟她大談“我們年輕時怎樣怎樣”,結果兩人不歡而散。
曲韻老師說,Jessica跟父親的矛盾其實不在語言上,不在想法或意見裡,而是雙方的期望髮生了錯位。Jessica想要的是回到父母身邊,沒人要求,無拘無束做回“孩子”;而父親想要的則是跟難得回國的女兒好好聊聊天,能感受到孩子的體貼、關愛。但是沒有人坦率地說出他們的需求,結果就成了父親說教,女兒不滿,大家都不開心。
曲韻建議更具可塑性的年輕一輩主動出擊,向對方提出請求。比如Jessica可以跟父親說:“這麼老遠回來,終於到家了。爸爸媽媽能不能允許我大睡三天?過了這三天,我好好陪你們說,陪你們玩。”這樣,既說出了心裡的大實話,又照顧到了父親的感情,一般情況下Jessica一定可以如願,既不壓抑自己,又成全對方地照顧到父母方面的需求。
曲韻老師說,父母一輩人,經厤過很多不順心,不如意,很多人活得不夠放松,不夠開心。而要活得放松、開心,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禮貌坦誠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Japanese father and daughter celebrating birthday Source: Blend Images
要做到這一點,我們要問自己三個問題:第一,我能不能做什麼提升自己?第二,我想要花多少時間,來實現這樣的改變?第三,我有多大決心,願意付出多少努力,讓自己拓展和成長?這三個問題的回答絕非易事,需要我們更加深層地進行自我髮現,梳理出真實的想法和需求。但這樣的深層思考和挖掘一定會讓你有所收穫,收穫就是通向幸福的正向交流。
歡迎點擊封面圖片,收聽曲韻老師的詳細分析。也歡迎您在每月第三個星期六上午8點15收聽葠與“心理熱線”,我們的熱線號碼是1300 799 323。
READ MORE

一起来探讨“吵架”的“技术”(上)【心理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