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擁有相對完整的養老體系,但是這一體系在新冠疫情期間暴露了嚴重的缺陷。根據養老行業皇家委員會聽取的報告,養老機構死亡病例佔全澳新冠死亡病例中的近70%。
一份由Fifth Dimension進行的調查顯示,1000名接受調查者中有54%正在考慮將家人從養老機構接回家中,其中有高達三分之一的人不會再把老人送回去,半數受訪者也表示他們對養老機構的信任自從疫情以來有所下降。
同樣的不信任感也存在在澳洲華人社區中。

A resident is taken away in an ambulance from Epping Gardens Aged Care Facility in Epping, Melbourne, Tuesday, July 28, 2020. Source: AAP
居住在悉尼北區的Jennifer Wan*已經在澳大利亞定居超過40年。現在已經年近70歲的她仍舊選擇自己獨居。
“我女兒有的時候會一起住,但是大部分都是我自己。腿腳也都好,沒有什麼特彆需要幫助的。”
Jennifer說,即使沒有這些負面新聞,她這一代人很多本來對養老院就有著一種心理抵觸。
“我們這代人好像都不是很想去養老院,可能是文化問題,除非是自己什麼都不行,完全走不動了非要有人照顧才會去。”
儘管澳洲的養老行業名聲在外,也有不少設施完善,甚至堪稱豪華的養老機構可供選擇,但有不少老年移民仍對養老院生活顧慮重重,尤其是在疫情之後。
Jennifer就是其中之一。

Source: SBS
“我一些朋友在養老院,裡面很豪華的,還能看到海,他們都說很好。但是電視裡還是有那些不好的事情髮生。”
羅甯*是一名來自中國的一名,他曾在老人院擔任護工。他說,從他個人在工作中的經厤來看,澳洲的養老行業還是非常不錯的,虐待事件屬於個案。
在他看來,華人在澳洲進入養老院生活,最大問題是文化生活差異帶來的不習慣
“第一是語言的問題,養老院裡面很少有員工會中文,所以在有需要的時候溝通會有問題,”他說,“第二是文化差異。養老院安排的娛樂活動、遊戲和讀報紙通通都是西人的活動和文化,比如填字遊戲(crosswords),賓果(bingo)這類遊戲。華裔老人可能很難理解他們在做什麼。”
“第三是食物,雖然華人可以自己去指定食物,但是他們還是做不出華人喜歡吃的味道。第四是生活習慣,比如,西人都是早上起來洗澡,大部分亞洲人都會是晚上洗澡的吧。”

Source: Provided by AMCS
“他們喜歡喝冷水,喝冰牛奶,吃冰的Weet-Bix,華人很難適應。”
昆士蘭大學副教授劉雙的研究專注移民尤其是華人老年移民來到澳洲後如何重建社會關系網、尋找歸屬感。她在疫情前的數個研究項目中也觀察到了類似的看法。
“他們的擔心就是語言的問題,再一個是文化的問題,是否是華人養老院,是否有華人的服務,比如說醫生、膳食是否符合華人的文化理念,是否會適合他們的生活方式。”
Jennifer說,除了這些因素以外,她還不太喜歡集體生活的生活方式,她更喜歡獨居。

Source: Getty Images
“我平時會去教會,有很多朋友,他們可以來我家或者一起出去。養老院裡面雖然有很多人,但是自己一個人住慣了,不是很想和彆人擠在一起。”
儘管華人老年人作為一個群體存在像Jennifer一樣的對養老院的抵觸心理,但隨著他們在澳洲生活越來越久,部分人的觀念也正在髮生變化。
以前華人認為去養老院的都是‘三無’的:無自主生活能力、無收入、無兒女。
“過去這種去養老院的一些不好的概念,現在逐漸地都改變了。”
一方面,澳洲生活中的耳濡目染讓他們逐漸了解到在澳大利亞併不存在對養老院的負面聯想,另一方面,他們也不想讓自己成為子女的負擔。
今年88歲的週植倫和老伴住在悉尼一家華人頤養院,他回憶起搬入頤養院前和兒子同住時的一些生活上的困難。
“以前膽囊髮炎,痛得好厲害,所以精神很不好。那個時候我們兩個老人起床都很困難。兒子就是每天晚上下班回來就打個地鋪,在我們門口睡覺,”週植倫說。
“要小便、要大便,就需要叫他幫我們去。”
“有一次,他們都去上班了,(我扶我太太)到廁所去。我太太一下就摔下來,我又拉不動。所以等了差不多三四個鐘頭他們下班回來,才把她拉起來。”

A woman uses a walker to assist her mobility at an aged care facility (FILE). Source: AAP
因病住院期間,噹地政府了解到他的情況,併勸說他搬到頤養院居住。考慮到此前在家經厤的種種困難和兒子受到的影響,週植倫很快就同意了。
劉爽教授說,澳洲華人群體對“孝順”產生一種新的理解也是促成這種心態轉變的原因之一。
從彊調親自照顧父母跑上跑下,到關注老人實際生活質量,這一對孝順的新解讓一些華裔老人更樂意前往老人院居住。
而針對部分人群出現的對養老行業的不信任感,劉雙教授認為可以理解,但沒有必要。
疫情的問題的確暴露了好多澳大利亞尤其維州養老機構的隱患,但這併不等於所有養老院都不能去了。
她同意羅甯的說法,稱華人大體上對澳洲養老行業十分認可,最主要的問題仍在於如何讓養老服務更契合他們的語言文化背景。
“我們現在只知道哪個群體有多少人……但究竟怎麼讓服務跟上不同文化群體人士的需要,這一點還需要進一步努力。 ”
*應寀訪對象要求,帶星號名字為化名
**點擊上方音頻,收聽完整寀訪
READ MORE

澳大利亚政府力推的COVIDSafe是如何追踪接触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