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專家”穫諾獎!專家指出,中國扶貧實踐其實遠超西方理論

The winner's work focuses on areas such as education and healthcare

The winner's work focuses on fighting global poverty. Source: AAP

上週,兩名美國經濟學家以及一名法國經濟學家有關脫貧的理論穫得了2019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中國計劃在明年實現“消除絕對貧困人口”的目標。那麼諾獎穫得者的理論和觀點是否對於中國扶貧具有借鑒意義呢?記者王薇帶著這個問題請教了新南威爾士大學社會政策研究中心副教授尚曉援。


尚曉援副教授特彆指出,今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對中國扶貧的借鑒意義不大,其實中國在扶貧方面的實踐早就走在西方理論之前。中國政府自1986年起就確定了開髮式的扶貧方針。中國至今已經讓8.5億人襬脫了貧窮,對全球減貧的貢獻率超過70%,是世界上減貧人口最多的國家,這絕對是一個奇蹟。

另外,她還指出和今年三位穫得諾獎的學者相比,曾在1998年穫得諾獎的阿瑪蒂亞-森的脫貧理論對中國的影響更大。她的理論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中國高層的扶貧決策。

尚曉援副教授認為,中國基本確定能在明年實現“消除絕對貧困人口”的目標,解決“相對貧困”將是未來的一大難題。點擊上方圖片,收聽完整的音頻內容。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
“脫貧專家”穫諾獎!專家指出,中國扶貧實踐其實遠超西方理論 | SBS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