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兩國在白宮舉行的儀式上籤署了期待已久的臨時貿易協議,意味著持續了18個月的貿易爭端暫時休戰。
特朗普稱其為“任何人見過的最大協議”,將“徹底改觀”美國經濟。
根據協議,中國承諾,在2017年貿易額的基礎上,在未來兩年內增購2000億美元的美國產品和服務,其中500億為農產品。
同時這份長達96頁的協議中還包括知識產權,技術轉讓,金融服務,農業,彙率,擴大貿易以及爭端處理機制等方面的內容。
曾就職於澳大利亞國庫部門,及總理和內閣部的政治經濟分析師姜雲在接受本台記者陳藝舒的寀訪時表示,
第一階段協議的籤訂對中美雙方都有積極影響,但具體是否能順利實施將決定未來是否會再現中美貿易爭端。
姜雲對中美第二階段協議的前景併不樂觀,主要在於美國要求中國對經濟制度改變,包括國家補貼和產業政策等。
同時她認為,兩個經濟體協議的籤訂,會影響到中國其他貿易夥伴的利益,特彆體現在能源產品和農產品上。
同時中美兩大經濟體籤訂的這個協議,也會對全球貿易規則體帶來一定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