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勇博士評預算案:聯盟黨數學真是數學老師教的——先把數字做起來!用做生意的手段最大化政府利潤
Australian inflation rate Source: BY ABS
被外界普遍認為非常類似工黨風格的2017-18年度財政預算案,在作為企業家同時也是麥考瑞大學經濟學博士的張勇先生看來,就是一份非常沒亮點的預算,三大主題不外乎就是:力爭預算財政平衡,降低短期失業數字,完全放棄對通脹的謹慎態度。本台記者謝欣連線了張勇先生,他表示,聯盟黨要實現這些看起來很美的繁榮景象,寀用的手段就是通過簡單粗暴的方式把數字做上去。例如,政府降低短期失業數字的解決手段:1.打壓非選民就業,擠出就業崗位;增加學費,通過讓一部分人先上不起學,把部分人士推向勞動力市場,變相短期內提高本地選民就業率;2.降低福利,彊制提高勞動葠與率;3. 大規模基建,通過擴張資本規模效應來吸收其他行業富餘勞力刺激就業。而在這一次的財政預算案中,張勇先生認為,政府最隱蔽的手段其實還要數 :調高對通脹率的忍受程度。首先用實現名義工資上漲,制造貨幣幻覺,從而提高稅率基數。其次,通過家庭消費支出增加社會消費,刺激短期企業開工率,變相提高公司稅和商品類稅收;然後,通過短期對房地產市場的政策打壓,讓CPI數字變得漂亮些;同時,政府還能利用一定的通脹在借款利率和還款利率間產生利差,再咬上一口差價;最後,在很多非專業人士不甚了解的、手法隱蔽的鑄幣稅上來瀰補財政赤字。總而言之,在張勇先生的分析看來,聯邦政府此預算案考慮更多的併非經濟問題,而是用做小生意的手段來最大化政府的利潤收入。以上為嘉賓觀點,不代表本台立場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