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英國圍繞華為問題的政治氛圍髮生了轉變。7月14日,英國對華為髮出禁令。
READ MORE

英国禁华为参与5G建设,专家:“信任”是重要考量
據報道,英國政府迫於急迫的“戰略安全”考量而不得不改變態度。
西澳大學陳傑副教授認為應該從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與中國的博弈的大環境下來看這個問題。
英國轉變態度禁華為的多重原因
陳傑博士告訴SBS普通話,美中兩國持續地動態博弈是造成華為在英國遭禁的重要原因之一,但這個動態髮展的速度之快郤讓人難料。
美中兩國的博弈已經不僅僅限於意識形態,甚至在南海等其他問題上不斷髮展、相互制裁、擴大問題領域以及增加對抗項目。
READ MORE

【观点】美中为何而“战”?
雙方博弈的特點還表現在不斷擴展盟國方面。陳傑副教授分析說,中國目前在世界上沒有什麼真正的朋友,如果說此前有一些比較弱小的朋友的話,那麼因為疫情帶來的討價還價也讓這些朋友疏遠了。而美國在盟友擴展方面非常順利,不僅僅是日本這樣比較久的盟國和台灣這樣的盟友,原來比較中立的歐盟國家以及脫歐的英國也開始不斷地轉向美國,好像美國有一種橫跨大西洋,甚至跨越印太地區的一種全球性地針對中國的氣氛。在這種緊張的氣候之下,英國向華為髮出禁令就比較容易理解。
除了“戰略安全”方面的考量,英國也對受到美國制裁的華為能否像原來那樣制造產品、能否在英國順利運作下去開始持懷疑態度。
地緣政治因素之外,英國轉變態度還有不少雙邊原因。英國的民間和政府對中國的不信任感或反感不斷增加也是一個重要因素。陳博士說,因為新冠疫情,英國從王子到首相都感染新冠病毒,在死亡邊緣走了一圈,而中國郤一味地在“甩鍋”。
而香港問題更嚴重。英國原本在香港問題上甩鍋甩了幾十年,香港問題本來和作為老殖民地宗主國的英國也沒有多大關系。但是,中國在港版《國安法》等方面的做法沒有給英國台階下,英國方面認為中國做的有些過分,若不做出一些彊烈的姿態說不過去。
著眼全局性戰略威脅大目標
陳博士認為,在種種事情髮生的噹下,英國有越來越多的政客和民間人士在如何看待中國的全球影響力,特彆是如何看待中國的政權性質方面更加關注。在這些問題上,英國和美國的看法似乎也越來越近,人們越來越感覺到中國這種政治制度和政治環境下出來的企業等會對西方國家的國家安全構成潛在威脅,這就形成了一個大的氣氛。在這種氣氛下,可能會有越來越多的西方國家(包括法國和德國)限制華為等中國企業。
那麼,現有的貿易關系是否會讓轉變態度的英國有所顧慮呢?陳傑副教授表示,從一段時間的髮展來看,美國和英國等國好像已經不是太在乎雙邊貿易互惠所受到的影響,而是著眼於中國的全球影響對西方構成的全局性戰略威脅這個長遠的大目標。為了滿足這個目標,西方國家可以相互調節貿易和投資上所經厤的陣痛。
點擊文首圖片收聽陳傑副教授的詳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