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海事博物館(Australian National Maritime Museum)前,佇立著一座長長的“歡迎牆”(Welcome Wall),上面刻滿了3萬多位移民的名字,標記著他們首次來到澳大利亞的年份和方式,以此來紀念來自世界各地的移民。
今年,有5位華人的名字被刻上了歡迎牆,王惠民就是其中一位。他於1991年帶著自己的女兒從北京移居澳大利亞,隨後在悉尼定居。女兒王夢是這樣介紹自己父親的:

5位華人名字登上了歡迎牆 Source: Welcome Wall
“我的父親王惠民非常優秀,高學厤且學識淵博,他擁有旅遊酒店管理碩士學位,國際法碩士學位,法學博士學位。
他同時還是太平紳士,經常為中國同胞提供免費法律諮詢。他熱愛運動特彆是足球,曾擔任區Club足球教練數年併帶領球隊多次奪冠。
他曾任警署高級情報分析師,受到社區和警察同事的尊重。NSW副警長在我父親的葬禮上髮表了告彆詞,在葬禮上被授予官方儀仗隊榮譽。併且被警隊追授了多枚勳章。”
但是,這位在工作中取得眾多成就的父親,郤在家庭中忽略了自己的女兒,以至於女兒王夢在過去5年中都沒有和父親說過話。

大女兒王夢(右)與父親王惠民 Source: Supplied
來到澳大利亞之後,雖然能夠和原配妻子見面,但感情已經破裂。離婚之後,他於1996年再婚,併生下了一個小女兒,但郤忽視了自己的大女兒。大女兒王夢非常不理解:“苦日子都是我們倆一起過過來的,現在生活好了,好像就把我拋棄了。”
這五年來,雖然父女都生活在一個區,但郤形同陌路。直到今年5月,王惠民因為多髮性骨髓瘤病情惡化而住院治療,這是一種致使侵犯骨髓的惡性腫瘤。
大女兒王夢心軟了,她知道自己有可能再也見不到父親了,雖然她還不能忘懷自己父親曾經在她身上犯下的錯,但她依然告訴父親:“我原諒你了。”
12月10日是父親的生日,女兒王夢希望給自己的父親一個驚喜。她聽說“歡迎牆”將重新開放的消息,於是提名了自己的父親。

王惠民和自己的大女兒王夢 Source: Supplied
但是,父親郤再也不能看到自己名字登上歡迎牆的那一天。
父親去世之後,大女兒王夢帶著自己的孩子和小女兒替父親出席了歡迎牆的儀式。她說,自己很激動。她說,她之後會帶著自己的孩子常來看看姥爺的名字,等小女兒結婚有了孩子之後,也會帶著他們來看看姥爺。
她說:“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讓我們新的一代移民有一個Beginning。”
這是我們來到澳洲的第一代,我們就是從這裡開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