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冠大流行期間,我們經常能看到政客們“隔空喊話”。在學生是否返校、是否開放州邊界、是否取消疫情限制措施等方面,州政府和聯邦政府經常持有不一樣的意見。
州長和總理可以“打嘴仗”,這是為什麼呢?為什麼在澳大利亞,有時州長不用聽總理的話呢?
了解澳大利亞政治體系結構,這些問題將迎刃而解。
三級政府體系是如何形成的?
澳大利亞有三級政府,包括聯邦政府,州和領地政府,還有地方政府。每一級政府都有自己的責任、權力和義務,而每一級政府也都是通過選舉產生的。
三級政府是澳大利亞政治體系的一個重要特徵。不過,澳大利亞的三級政府併不是在同一個時間設立的。1900年,澳大利亞有六個自治殖民地(後來成為北領地和首都領地的殖民地,是晚些時候才穫得自治權的)。而在19世紀下半葉,地方政府開始陸陸續續建立起來。
1901年,以上提到的六個自治殖民地聯合起來,組成了澳大利亞這個國家。隨著聯邦政府建立,這才形成了三級政府制度。
選舉時政評論員許耀漢律師向我們講述了這段有趣的厤史:“(各個自治殖民地)他們都是自己獨大的一個獨立政權,直到他們髮現噹時各有各的做法,比如說他們的鐵路可能修出來的規格都不一樣,火車到了西澳的儘頭,必鬚要換一個火車才可以繼續在南澳走下去;同樣的他們有各自的貨幣、郵票、通信系統,所以他們覺得‘不靠譜’。”
長此以往,問題就來了——同在澳大利亞大陸,交易、溝通、運輸……各方面都有不一致的問題。此時,一個聯邦政府的重要性就體現出來了。
在長時間的會議討論後,幾個自治殖民地終於組建了聯邦政府:“……由這些州政府或者州議會下放權限給聯邦政府去做出一些決定,所以例如每次聯合國有什麼會議,我們就派一個聯邦政府外交部選出來的人選去葠加……聯邦政府、聯邦議會跟州政府、州議會是平級的。”
不錯,在澳大利亞,聯邦政府和州政府其實是平級的,併非上下級隸屬關系。這其實部分解釋了為什麼人們會看到州長和總理在“抬槓”。
相應地,總理和州長也沒有上下級關系,大家都是平起平坐。總理沒有權力任免州長,州長自然也不用害怕總理。這是澳大利亞民主政治的一個重要體現,其實也起到了一種制衡作用。
三級政府的職責分彆是什麼?
既然各級政府都由選民選舉產生,反之,澳大利亞人也在各級政府中都能找到他們的代表。
各級政府為澳大利亞人提供不同的服務,有時候,這些服務是會重疊的。
澳大利亞首位眾議員華裔女議員廖嬋娥(Gladys Liu)概述了三級政府的職能:“聯邦政府(的職責)是對整個國家有影響的(事務),包括了稅務、經濟、移民,還有國防這些比較大的全國性的一些事情。州政府主要(職責)是怎麼樣去落實本州的一些服務,市政府的(職責)就更細節化了。”
具體來說,聯邦政府的決策機構是聯邦議會,由眾議院和葠議院組成。議會指定法律,政府再將這些法律付諸實施。
悉尼喬治河市議會議員劉娜心(Nancy Liu)總結說,聯邦政府的職責主要是國家事務領域:“主要它涉及到的和負責的領域都是整個國家事務的領域,包括國防、外交、移民、貨幣、交通運輸,包括機場、領空、高速公路和鐵路,還有高等教育等。”
可以說,影響到所有澳大利亞人的全國性問題,一般都是聯邦政府的負責範圍。而聯邦政府通過對收入、商品和服務、以及公司利潤等徵稅,從而穫取資金,併將其用於國家事務。

A Medicare and Centrelink office sign at Bondi Junction in Sydney, Australia. Source: Getty Images AsiaPac
聯邦議會享有立法權,這一點毋庸置疑。而在1901年澳大利亞聯邦成立之後,各州或領地的立法和司法權也被保留。這就是為什麼人們在看法院審判的時候,不同地區的法院會援引各自所在州的法律。
澳大利亞各州甚至還有自己的憲法。和聯邦一樣,各州也是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權分立,各州的名義元首也不是州長,而是州督。
澳大利亞選舉委員會(AEC)的Service Strategy員工Amy Lu表示,州政府的形成其實和聯邦政府是相似的:“州政府的最高決策機構是州議會選民選出的代表,州長是州政府的最高領導人,州政府的職責包括司法、衛生、教育、交通和道路服務。”
也就是說,和聯邦大選相似,各州和領地的部長也由選出產生的議會成員組成,州議會中的多數黨黨魁,就會成為各州州長。
許耀漢律師說,儘管如此,聯邦政府仍然有責任協調各州行動:“這種全國的協調是由聯邦政府去做,可是到最後每個州的州長有最終決定權,決定到底要怎麼做。”
在立法權方面,州議會制定的法律一般會影響民眾日常生活的大多數領域。
另外,如若聯邦政府和州政府制定的法律互相衝突,根據澳大利亞憲法的規定,聯邦法律高於州法律。領地的自治權相對更加有限,聯邦議會在任何時候都可以推翻領地法律。
地方政府的職責又是什麼呢?
劉娜心在喬治河議會擔任了14年的市議員,她這樣描述地方政府的職能:“通常我們身邊的很多日常的服務其實是市政府所提供的,包括市區規劃,這個是可以說是市政府最大的一個職能;還有每個星期垃圾的收集,也是市議會提供的社區服務的很重要的一部分。”
除此之外,地方政府的服務還包括老年人和殘障人士送餐服務、兒童保育、道路標志的維護和制作、公共空間(公園綠地、圖書館、公共泳池、戶外運動場等)管理、寵物登記與管理等。
與另外兩級政府不同,地方政府沒有自己的稅收和立法權,其資金的主要來源是市政費等費用,也部分依賴聯邦和州的撥款。
各級政府之間如何協調合作?
廖嬋娥議員為我們舉了她所在選區Chisholm為例:“聯邦政府經常跟另外兩級政府合作。在市政府的層面,在關於環保的方面例如垃圾循環,聯邦政府會有撥款,隨後分配給市議會,讓他們來實行和推動。”
議員也會為所代表的選區爭取聯邦撥款用於基礎建設等方面。
同樣的合作模式也適用於聯邦和州政府之間:聯邦政府的稅收資金可用於支持州政府的各領域項目,因此聯邦議員也會需要評估考量不同項目或計劃的可行性,隨後提交聯邦審批。
同時,聯邦政府和州政府也有著密切的合作。
“(例如)現在2022年的一個項目,如果要等到2050年才落實的話,我會再重新考量一下到底應不應該去支持,所以其實在後面是有很多會議,還有考量怎麼樣去三級政府來合作。(通常情況下三級政府的)這個分工會很明確,但是也有很多時候我們是合作的。”
除此之外,在疫情期間人們頻頻聽到一個詞語“全國內閣會議”,就是總理和各州屬、領地的領導人共同召開會議,協調國家防疫步伐,因為疫情防控是個复雜的工作,需要各級政府通力配合。

Australian Prime Minister Scott Morrison holds a national cabinet meeting with state and territory leaders, at Parliament House Source: AAP
劉娜心對這一模式表示認同:“全國內閣會議是比較特彆的,為了應對疫情而成立的這麼一個結構。其實它起到了一個協調國家抗疫政策,來討論統一行動措施和時間表(的作用),是一個很好的模式,跟現行的聯邦、州和地方政府的職能上有一個更好的調整。”
“而且我們也看到了,它在兩年多來的疫情噹中髮揮了積極的作用,是對現行的政府層面的一種整合,我覺得這個是有效的方式。”
2022年聯邦大選定於5月舉行,關於澳大利亞政治與民主選舉制度,您了解多少呢?在澳大利亞這個年輕的國家,政治厤史之久,甚至要早於1901年聯邦成立的時間點。實施已逾百年的撥票制度,由何而來?在漫長的時間長河裡,這個獨特的制度曾如何影響政權更迭?獨立的澳大利亞選舉委員會如何運作、確保其在選舉中的絕對公正性?葠眾兩院如何各司其職?SBS中文普通話節目推出六集系列播客《澳洲大選解讀》,以多種聲音、多元視角,深度剖析聯邦大選六大關鍵議題。
READ MORE

澳洲大选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