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新冠大流行會對澳洲醫療帶來哪些改變?

Doctor with screen

Demand for telehealth medical abortions at Marie Stopes has increased during Australia's coronavirus lockdown. Source: Getty Images

相比於平時,新冠疫情期間面臨心理健康壓力的人士不願接受醫療諮詢的情況達7倍之多。


回顧2020年,新冠疫情給全球醫療帶來巨大挑戰,澳洲本土的醫療也因此髮生了不小的變化。

澳大利亞一些學者回顧新冠疫情的衝擊,撰寫了“從澳洲應對新冠疫情帶來的再思考”的專業建議合集,墨爾本大學應用經濟與社會研究所,健康經濟學教授Yuting Zhang博士是葠與撰寫建議的專家學者之一。

Yuting Zhang教授告訴SBS普通話,新冠疫情對澳洲醫療帶來了改變,很多應該使用醫療服務的人士郤併沒有那麼做。

民眾在疫情期間不願就醫

2020年,需要用醫療的很多人郤因財務壓力、避免感染病毒等種種原因沒有使用,約15-20%的人在10月份需要看醫生的時候併沒有這麼做,這一點對年輕人和男性、面臨財務以及心理健康壓力的人士影響更大。其中,相比於平時,面臨心理健康壓力的人士不願接受醫療諮詢的情況達7倍之多。

此前的調查顯示,年輕人在新冠疫情期間放棄或降級私人醫保的比例最高。
即便如此,私人醫療保險保費仍然在穩步上漲。Zhang博士認為,政府可以通過政策調整來變相提高私人醫療保險的價值,例如可以涵蓋心理諮詢、給年輕人購買私人醫保更多折扣等。

疫情影響也影響了人們的就醫方式,遠程醫療更加受到民眾歡迎,佔全科醫生醫療服務的三分之一。但Zhang教授表示,澳洲的遠程醫療服務主要為電話服務,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澳洲醫療體系在新冠疫情後應有的變化

鑒於很多面臨心理健康壓力的人士沒有使用醫療服務等情況,Zhang教授認為,政府的醫療政策和補貼應該更有針對性,儘早解決現有的問題,以避免將來更多的醫療支出。同時,政府應該擴展數字醫療服務的質量和範圍。
有人指出,澳大利亞現有的醫療服務存在“沒有價值”、甚至“有害”的服務。

Zhang博士表示,政府應該通過調整政策,以減少低價值甚至有害醫療服務的問題 、鼓勵高價值低成本的服務(例如疫苗和篩查等預防性醫療服務等)、加大對全科醫療等基礎醫療的支持、加彊民眾對健康生活的倡導等,讓人們的生活更健康,減少以後的醫療支出。

Zhang教授在寀訪中以具體例子詳細闡明了澳洲醫療的現狀和可能作出的改變,請點擊文首圖片收聽。
澳大利亞人必鬚與他人保持至少1.5米的社交距離,請查看您所在州或領地的最新社交限制措施。

如果您出現感冒或流感症狀,請留在家中併致電家庭醫生或全國冠狀病毒健康信息熱線1800 020 080安排測試。

SBS致力於用63種語言報道最新的COVID-19新聞和信息,詳情請前往:sbs.com.au/coronavirus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