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五(7月6日),中美間醞釀已久的貿易戰終於隨著美國總統特朗普的一聲加徵關稅號令悶聲爆髮。
一時間,美國大豆船加快速度飙向中國國境線,特斯拉中國官方指導價一夜間調高20餘萬人民幣——中國也在同一天對同等規模的美國產品加徵25%的進口關稅,對特朗普予以反擊。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已經併且必將影響到中美老百姓的日常。
那麼,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澳大利亞將會隨之遭遇哪些影響呢?
對澳洲:負面影響大於機遇
澳大利亞科廷大學商學院講師週伊曉博士認為,這場貿易戰對澳大利亞的人均GDP 和GDP經濟總量都是負面影響,經過測算,可能會導澳大利亞人均GDP減少200美元。
在此之前,週博士聯合西澳大學商學院Rod Tyers教授共同運用全球宏觀計算一般均衡(CGE)模型對貿易戰進行了提前預測,他們的模型中設定了三種情況:1. 美國單方面對中國商品徵收關稅;2.中國進行反擊;3.貿易戰全面爆髮。

澳大利亞科廷大學商學院講師週伊曉博士 Source: Yixiao Zhao
目前看來,前兩種情況已經在上週五髮生,而未來第三種情況髮生的可能性將是經濟學家最為擔心的——這種逆全球化貿易潮流將對全球經濟帶來很大危險。
週博士認為,就目前階段而言,中美貿易戰傳導給澳大利亞經濟的影響分為兩方面來看待:

Source: AAP
1. 澳大利亞對中國的貿易主要構成為能源出口,如果中國制造業受貿易戰影響收縮,必然會減少對澳大利亞能源的需求;
2.不排除澳大利亞在農產品方面迎來機遇:中國的大豆進口需求旺盛,但中國為精準反擊特朗普,勢必對大豆下手,觸及美國農民利益,從而影響特朗普的民意基礎,而另一方面,澳大利亞兼具高質量農產品和地理位置等優勢,很可能將美國取而代之。
但週博士也提醒說,澳大利亞能否受益於這波“大豆”利好,還要“取決於澳洲國內生產跟上需求及澳洲企業是否準備好向國際市場出口”,所以,她認為,對於澳大利亞來說,增彊企業出口能力、深化與中國的投資與貿易關系非常重要。
彙率與通脹
此外,在週博士的模型中對彙率與物價水平也作出預測。
她認為,澳元相對於美元會走弱,而澳元相對於人民幣的彙率則要取決於兩種貨幣相對於美元的相對變化趨勢,唯一可以確定的是,美元未來對各主要貨幣的走彊趨勢非常顯著。
此外,貿易戰提升關稅的後果之一是全球通脹增加,物價水平提高,澳大利亞人的生活也併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