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不良危機籠罩澳洲長者,如何避免營養不良?

Carers Support

Elderly care in nursing home - doctor with patient. Source: Getty Images

澳大利亞營養師協會表示,最新的研究顯示,每年有數千名澳洲老年人因食物攝入不足導致營養不良而住院。


營養師和其他衛生專業人士表示,營養不良危機正籠罩著澳大利亞老年人。

調查老年護理質量和安全的皇家委員會的最新數據顯示,幾乎有2%的住院治療是由於體重降低和營養不良造成的。

澳大利亞營養師協會的朱迪·波特教授(Judi Porter)表示,在可以預防的情況下,澳大利亞長者因營養不良而不得不住院治療是不可接受的。

該協會的首席執行官羅伯特·亨特Robert Hunt表示,寀取食物優先的方法來減少營養不良,將為衛生系統節省8000多萬澳元,否則這些錢最終會用於治療。

“澳大利亞老年人正面臨著營養不良的危機。噹我們聽到調查結果顯示,在短短12個月內,有近4000名澳大利亞老年人因體重減輕和營養不良而住院治療,這是一個巨大的警訊,我們必鬚寀取行動,阻止我們的老年親屬挨餓。”
在日常工作中,注冊營養師、糖尿病教育師Lisa Chen陳莉莎也會去一些養老院探訪老人或去一些長者家裡做家訪。

她告訴SBS中文,從她的接觸案例看,基本上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受訪長者都存在營養不良的問題。

造成長者營養不良的原因

Lisa說,造成長者營養不良的原因很多。她列舉了幾種導致長者營養不良的情況:

  • 有一些長者可能患有多種疾病,這些疾病可能會影響腸胃消化,甚至導致長者出現什麼惡心、嘔吐這種狀況,那就會胃口不好,進而造成營養不良;
  • 一些長者的咀嚼能力和吞咽能力退化,如果長者本身患有痴呆症的話,這兩種能力也會相應下降。他們沒有找到適合自己食物或液體就會導致營養不良;
  • 很多長者覺得自己很容易飽,吃一點點就覺得飽了,但又沒有做到少吃多餐,這會因能量攝取不足而導致營養不良;
  • 做飯不方便的獨居老人存在依賴“吃一些餅榦算了,反正我覺得不餓”這樣的飲食方式,這會導致營養和體重等各方面的健康狀況下降。

如何判斷是否存在營養不良?

注冊營養師Lisa Chen說,要判斷是否有營養不良,首先要看攝取的食物量,如果較以前食物攝取減少的非常明顯(比如說少了三分之一或者一半),那就要開始提高警惕。

第二個看體重下降的速度。但Lisa表示,體重不是所謂判定營養均不均衡的唯一的標準,例如,本身比較小個的老人家,因肌肉萎縮而致體重下降屬於正常。不過,體重下降的速度如果太快就要引起警惕。

很多人會用身體指數BMI來判斷是不是在健康範圍。但Lisa表示,這個指數對長者來說不能很好地概括他們的全方位營養狀態。她說,即使BMI指數在標準範圍,但如果體重下降太快,營養師一般還是要先預防,防止體重繼續下降,另外,還有因蛋白質攝取不夠等營養不良問題導致水腫而無法通過體重來判斷的情況等。

第三,通過其他方面的一些身體狀況來判斷。例如,行動能力、精神狀態、生活狀態等是否不如以前,肌肉和脂肪等是否有大的變化等。
澳大利亞營養師協會呼籲全國對營養不良進行彊制性篩查,併每季度對老年護理業居民進行篩查。Lisa對此表示讚同。她也會定期去一些養老院進行篩查,併表示這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避免長者出現營養不良的建議

Lisa首先建議少吃多餐,即正常三餐的情況下,在餐與餐之間再加些零食。如果胃口不是很好,每次吃的份量不多的話,要儘量讓每一餐有足夠的能量和營養。
Healthy Eating Pyramid
Healthy Eating Pyramid Source: Nutrition Australia
有些人總說“千金難買老來瘦”,覺得長者不要太胖才是好的。但Lisa建議,如果不想要增重或者是想維持體重的話,主餐三分之一是碳水化合物,比如米飯、面條之類,三分之一是蔬菜,三分之一是蛋白質。

她彊調,蛋白質非常重要,要保障魚、雞、肉、雞蛋、豆腐等富含蛋白質食品攝入量。隨著年齡的增長,蛋白質會從人體自動流失,所以一定要給補充回去。 

餐與餐之間加餐也不要僅限於簡單的水果或餅榦,長者要善於食物搭配,例如,餅榦加芝士、水果加酸奶,或者餐與餐之間喝杯牛奶,甚至牛奶裡可以放一些芝麻粉和堅果粉等,這些都是日常生活點點滴滴去增加營養的好方法。

不能太依賴營養品

“營養不良?那就加營養奶粉好了”,這可能是不少人的第一反應。 

但很多長者向營養師Lisa反應,這類營養品都很甜,往往會減半食用,導致補充量不足。她更傾向於建議長者先在三餐等日常食物中把營養增加上去,然後再去考慮營養奶粉等作為補充。 

另外,一個好的飲食的環境對提高長者的胃口可能會很有幫助。比如說,跟家裡人一起坐下來用餐,而不是長者一個人坐在那裡吃。

髮現自己營養不良怎麼辦?

澳大利亞人必鬚與他人保持至少1.5米的社交距離,請查看您所在州或領地的最新社交限制措施。

如果您出現感冒或流感症狀,請留在家中併致電家庭醫生或全國冠狀病毒健康信息熱線1800 020 080安排測試。

SBS致力於用63種語言報道最新的COVID-19新聞和信息,詳情請前往:sbs.com.au/coronavirus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