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寄連花清瘟顆粒來澳屬違法,服用後或有哪些風險?

连花清瘟颗粒

连花清瘟颗粒 Source: ABF

“在澳大利亞,任何人都不可以使用麻黃類的葯物,除了注冊西醫及注冊葯劑師在必鬚要時才能使用”,“如果在澳大利亞藏有或使用連花清瘟顆粒,本身就是一個不合法的、犯法的行為。”


澳大利亞邊防局(ABF)在8月初髮布消息稱,官員們在對進入澳大利亞的醫療用品進行檢查時,髮現在用於治療瘧疾、狼瘡和類風濕關節炎等自身免疫疾病的中葯麻黃和羥基氯喹的檢出量顯著增加。

僅在今年4月、5月期間就繳穫了含有麻黃的66公斤葯物,這些葯物中包括連花清瘟顆粒。

ABF警告澳大利亞人,不要違法進口此類被宣傳為具有對抗COVID-19效果的葯物來澳,根據澳大利亞法律,麻黃是被禁止進口來澳的違禁品,因麻黃是制造麻黃鹼的前體化學物,而麻黃鹼可用於制造甲基苯丙胺(俗稱“冰毒”)。
來自西悉尼大學的林奇恩教授告訴SBS普通話節目:“在澳大利亞,任何人都不可以使用麻黃類的葯物,除了注冊西醫及注冊葯劑師在必鬚要時才能使用。”

連花清瘟葯物緣何火爆?

林博士說連花清瘟葯物(包括膠囊、片劑、顆粒三種形態)之所以突然間被大家知曉,是因為中科院院士鐘南山在五四青年節時與身在海外中國留學生的一次連線。

據中國官方媒體《解放日報》在5月的報道中稱,鐘南山提醒國外留學生,假如說有點髮燒,就是多多喝水,吃點帶過去的葯物,比如日夜百服靈、布洛芬這一類葯物,這些都是有效的,或者用連花清瘟。

林博士指出,鐘南山噹時的完整說法是該葯對新冠病毒抑制作用很弱,但對病毒引起的細胞損失和炎症有很好的修复作用。

 “因為有人斷章取義,然後就在網絡上一直刷屏,突然從5月4號開始就很火熱了。”

他介紹說,這種葯是03年“非典”時一位中科院院士帶領中葯科研糰隊研制的創新中葯,儘管主要成分是連翹、金銀花、麻黃、苦杏仁、石膏、板藍根等一些我們都常見的中葯,但麻黃在澳大利亞屬於違禁品,因此,“如果在澳大利亞藏有或使用連花清瘟顆粒,本身就是一個不合法的、犯法的行為”。

根據澳大利亞刑法,非法進口麻黃最高可被判處25年徒刑和/或最高110萬澳元的罰款。

服用該葯的禁忌症有哪些?

連花清瘟葯物的說明書中稱該葯可“清瘟解毒、宣肺泄熱”,在中國,購買連花清瘟膠囊無需出示處方,甚至在中國的電商網站可以直接下單。

林博士提醒說,儘管這類葯物對高熱、肌肉酸痛、寒冷、頭疼、打噴嚏有治療緩解作用,但用葯時要非常小心。

“高血壓、心髒病患者要慎用,它對一些風寒引起的感冒也併不適用。”

他尤其提到針對肝病、糖尿病或腎病等慢性病患者,一定的劑量可能會導致肝或腎出現中毒的情況,而針對兒童來說,“基本上不應該服用這種葯”。

據澳大利亞葯品管理局(TGA)的說法,麻黃會對健康造成威脅,使用麻黃的嚴重副作用包括高血壓、心髒病、肌肉失調、癲痫、中風甚或死亡。

最後,林教授建議民眾在使用葯物前一定要做事實查證(Fact Check),去一些大學或官方網頁做一些查證。

“不要胡亂地(因為)某某人怎麼說,我們就怎麼做。”

(注:本文系一般建議,不可代替具體醫療建議;有疾病或用葯疑問,建議諮詢您的家庭醫生或葯劑師。)
澳大利亞人必鬚與他人保持至少1.5米的社交距離,請查看您所在州或領地的最新社交限制措施。 

如果您出現感冒或流感症狀,請留在家中併致電家庭醫生或全國冠狀病毒健康信息熱線1800 020 080安排測試。 

SBS致力於用63種語言報道最新的COVID-19新聞和信息,詳情請前往:sbs.com.au/coronavirus。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
郵寄連花清瘟顆粒來澳屬違法,服用後或有哪些風險? | SBS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