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有澳大利亞醫保Medicare卡,很有可能符合條件使用心理健康治療計劃(Mental health treatment plans)。這個計劃能讓人們穫取他們需要的心理健康治療服務,只需通過自己的家庭醫生(GP)即可穫得這項Medicare福利。
家庭醫生會將有需要的人轉介給適合的心理健康從業人士,例如精神科醫生、心理醫生、社會工作者或精神健康護士等。
悉尼的臨床心理學家馬信誠表示,中國人常說的心理學家通常是指psychologist。
心病還需心葯醫,我們是慢慢通過對話治療了解髮生什麼事,然後幫助噹事人通過自身思想行為和情感的改變,更有力量去面對生活的種種挑戰,還有具備更多的技能而去處理出問題。
精神健康社會工作者(Mental health social worker)的受訓和工作重點是案例管理,他們會整合各方社會保障資源為需要的人提供幫助,比如經濟救濟、家訪調查督促等。
Psychiatrist是有診斷權、處方權的精神科醫生,具備葯物治療、物理治療和心理治療的知識和技能,通常與精神分裂症、躁鬱症、嚴重抑鬱症患者和進食障礙者等打交道。
READ MORE

遇上疫情心慌慌?心理咨询来帮忙
精神健康護士(mental health nurse)一般是比較有經驗,長期在心理診所或者說在精神病房的工作比較久的護士。
“雖然他們不一定有獨立處方權,但可能對葯物比較有經驗,所以有些人在治療總體方案比較需要用葯物的時候,不一定能常常見到精神科醫生的情況下,就可能去配合諮詢精神健康護士,”馬信誠說。
在澳大利亞,有Medicare的人每年可在以上精神健康專業人士那裡得到最多10次心理諮詢服務。通常Medicare會為病人看診報銷一部分費用,其餘部分需要病人自理。
有時候,需要的人也可以不通過家庭醫生自己聯系心理諮詢師,約見心儀的心理諮詢師(counsellor)。好處在於您可以找某位各方面背景都比較匹配自己的諮詢師,缺點是得不到Medicare的補助;不過您購買了私人醫療保險,併且保險公司確認說cover某位心理諮詢師的話,會報銷部分費用。

Mental health problems can affect anyone in the community Source: Getty Images
華人朋友可以通過澳大利亞心理學協會(Australian Psychological Society,APS)的網站查找說中文的心理學家。
進入查找心理學家頁面後,通過所遇問題(Search by Issue)、心理學家的名字(Search by Name)、診所所在地(Search by Location)或擅長領域(Search by Area of Practice)等篩選條件進行查找,之後對全部查找結果進行二次篩選,在心理學家使用語言中選擇普通話(Mandarin)或廣東話(Cantonese)。
澳大利亞人必鬚與他人保持至少1.5米的社交距離,請查看您所在州或領地的最新社交限制措施。
如果您出現感冒或流感症狀,請留在家中併致電家庭醫生或全國冠狀病毒健康信息熱線1800 020 080安排測試。
SBS致力於用63種語言報道最新的COVID-19新聞和信息,詳情請前往:sbs.com.au/coronavir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