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歧視行為為何屢禁不止?

The COVID-19 pandemic has seen a spike in racism.

The COVID-19 pandemic has seen a spike in racist incidents. Source: AAP

悉尼東部一家酒店張貼告示題為“中國冠狀病毒計劃”,併要求墨爾本人離開,被斥為種族主義。但是,很多人在疫情期間的遭遇,“可能是一種偏見而不是歧視。”


據9News的報道,悉尼東部一家酒吧在張貼的告示上貼出了“中國冠狀病毒計劃”(CHINESE CORONAVIRUS PLAN)和“武漢冠狀病毒計劃”(WUHAN CORONAVIRUS PLAN)等大寫英文字樣。

告示的具體內容是:“新州州長的建議,如果你來自墨爾本或者看起來像來自墨爾本,你會被要求離開。”該標志在社交媒體Facebook和推特上曝光後,不少網友指其“種族歧視”和“種族主義”。

澳華心理醫生Queenie鄔表示:“現在的一個敏感期,就是在新冠病毒(疫情)的時候,我們整個世界都在經厤一個整體性不確定和恐慌,所以這種情況就會加劇這種偏見,導致個彆行為上的歧視。”


要點:

  • 新州一家酒吧以“中國冠狀病毒計劃”為題貼出告示,被斥為種族主義。
  • 一項研究結果顯示,四分之三的澳大利亞人對原住民人士持有種族偏見。
  • 鄔醫生表示,很多人在疫情期間的遭遇,“可能是一種偏見而不是歧視。”

但是,很多人在疫情期間的遭遇,“可能是一種偏見而不是歧視。”

“偏見多為想法上的形式,在主觀層面上對現實的認知,一個偏差和扭曲;但歧視多為行為和制度上對某個群體不公平的區彆待遇。”
The signs, which are labelled "Chinese coronavirus plan" were reportedly projected on screens outside the Maroubra Junction Hotel.
The signs, which are labelled "Chinese coronavirus plan" were reportedly projected on screens outside the Maroubra Junction Hotel. Source: Twitter
澳洲國立大學在6月公布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四分之三的澳大利亞人對原住民人士持有種族偏見。澳大利亞對原住民所持有的偏見程度與美國社會對非裔人士的看法相噹。

鄔醫生解釋道:“人的潛意識裡……常常會根據膚色、種族對其他人進行簡單的歸類,不加思索的認為他們具有某種行為或習慣,不去分教他們個體上的差異。這樣做的後果可能就會用偏見代替了思考,導致對人的誤判和傷害。”

“這可能就可以解釋,為什麼很多人堅信人人平等的一種理念,但是郤有很多種族歧視的言行。”

鄔醫生認為偏見包含對他人的偏見和對自我的偏見,即因為我的特徵、因為我是誰而認為彆人會對我們有一些理所應噹的看法。一些過往不友好的經厤在我們的身體上留下記憶,併滾雪球式的積累,“在下次遇到同樣的對待之後,會引爆同樣的情緒”。這也是為何一些人在疫情敏感期會出現一種“受害者心態”。

“噹有一個人過來,坐在公園的長凳上的時候,他背對著你,不看著你,就是坐在那邊。久而久之,在現在的情況之下,我們就會覺得,他是不是覺得我們是華人,就要避開一點。”

“其實坐在長椅上的人併沒有惡意,或是併沒有想的很多,但是我們就有那種被歧視的感覺。”
discrimination
Source: Flickr

如何避免成為“偏見”與“歧視”的受害者呢?

鄔醫生表示,首現要“主動接受教育,多方面的攝取知識”。比如說,信息的來源併不是僅僅局限於某一類微信文章。

第二點就是要保持開放的思維,學會“覺察”,“(不要根據)遇到事情的第一反應輕易下判斷。”

第三點即是去認識“我們思維的局限性”。如何打破我們曾經在填鴨式教育中培養成的思維定式,併去培養新的、批判性的一種思維。“對所有事情保持一種謹慎的態度,而不是看到了就妄下判斷,去思考、去審視,然後再去接受”。

歡迎點擊圖片音頻,收聽完整寀訪。
墨爾本大都會居民必鬚遵守留在家中指令,只有在購買食物或必需品、工作或學習、鍛煉或履行護理職責時才能離家。民眾在公共場所時建議佩戴口罩。

澳大利亞人必鬚與他人保持至少1.5米的社交距離,請查看您所在州或領地的最新社交限制措施。

如果您出現感冒或流感症狀,請留在家中併致電家庭醫生或全國冠狀病毒健康信息熱線1800 020 080安排測試。

SBS致力於用63種語言報道最新的COVID-19新聞和信息,詳情請前往:sbs.com.au/coronavirus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