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食品安全一直以來是最受關注的話題之一。
在澳大利亞,我們偶爾會看到一些食品安全提示的新聞和信息,但很少見到肉類安全的問題,更是不會見到活禽活畜市場,但是有活魚市場,為什麼有這種差彆呢?
消費者在超市可以買到澳大利亞的代表性動物袋鼠的肉,哪些野生動物的肉是可以在澳洲食品市場銷售的呢?
本台記著劉俊傑寀訪了新南威爾士州大學食品科學系副教授趙劍博士。他首先提到了澳洲沒有活禽活畜市場的嚴格管理。
趙劍副教授說,澳大利亞對屠宰和肉類加工等控制的非常嚴格,肉類生產必鬚經由屠宰場進行。屠宰場會對牲畜進行人道地屠宰、有專業的獸醫等檢疫人員進行檢查、確認沒有疾病後需要在所生產的肉上蓋上印章確認。屠宰場還會定期接受政府檢查。澳大利亞絕對不允許私自宰殺牲畜。
與牲畜相比,魚不容易生病,所帶病菌相對少很多,併且活魚會更好一些,所以,澳大利亞可以見到活魚市場。
儘管野生袋鼠肉可以在市場上售賣,但是也必鬚是經過正規屠宰場進行宰殺和加工後才可以,獵殺的袋鼠需要很快運到專門的屠宰場,個人不能自行處理。
肉一般分為紅肉(牛羊肉)、白肉(豬肉)、禽肉(雞肉和火雞肉等)、野生動物肉(Game meat)四種。但趙博士說,這裡的野生動物肉(比如鹿肉)往往併不是真正野生的,而是圈養的。
請您點擊收聽研究食品安全質量的轉件趙劍副教授的詳細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