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裝果汁髮現黴菌毒素,吃水果如何避免攝入棒曲黴素?

When kid should be given juice?

When kid should be given juice? Source: Pixabay

什麼是棒曲黴素?它來自哪裡?


近期,新州食品管理局召回一批進口的Appletiser果汁飲料,原因是其中棒曲黴素(Patulin)含量過高。

新南威爾士州大學食品科學系副教授趙劍博士表示,棒曲黴素主要是由一種青黴菌所產生,瓶裝果汁中髮的棒曲黴素往往是生產環節有水果髮生黴變。

他說:“黴菌毒素都是小分子……一般來說普通的果汁生產那種溫度是不會把它破壞掉的。”
趙博士表示,澳大利亞目前沒有飲品和食品中的棒曲黴素含量設定限制標準,但世界衛生組織有嚴格標準。

進口到澳洲的食品和飲品是否都需要經過抽樣檢查?消費者在平時的飲食或購買食品的過程中,如何更好地降低攝入棒曲黴素的可能性呢?

請您點擊收聽詳細內容。

(本文系SBS中文原創內容,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如需內容合作,請來函聯系:chinese@sbs.com.au mandarin.program@sbs.com.au

SBS致力於用60種語言報道最新的COVID-19新聞和信息,詳情請前往:sbs.com.au/coronavirus。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
瓶裝果汁髮現黴菌毒素,吃水果如何避免攝入棒曲黴素? | SBS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