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南海海槽大地震何時現?】為何科學界都不敢貿然預測?

Seismograph and Earthquake - 3D Rendering

A strong earthquake has hit PNG. Source: iStockphoto

網上一直流傳有關日本七月大地震的預言,為何即使科學界一直難預測何時地震?在香港天文台工作多年的李偉才博士為您作詳解。


日本快將地震的預測,連令日本內閣府亦在官方社交媒體帳號上發文闢謠,指目前的科學知識仍很難確定地震發生的日期、時間和地點。

足本錄音


隨了預言外,日本官方自今年開始,接連發布有關百年一遇的「南海海槽特大地震」的消息。

日本地震調查委員會曾在今年1月,估計每100年發生一次的「南海海槽特大地震」,將未來30年內發生,並將發生機率的預測,由原本的70至80%機會,上調至80%左右。

而所謂的「南海海槽特大地震」通常,指發生在靜岡縣外海駿河灣至宮崎縣外海日向灘的板塊交界處的巨大地震—其規模介乎於8至9之間,上一次南海大地震在1946年的昭和南海發生。


日本當局,三月亦曾發布南海海槽地震的評估,報告指出,若海槽出現「半斷裂」,可能在數小時內接連發生8.7與9.0級的「二重震」。

日本政府與各專家工作小組於3月31日召開會議,公布了的最新估計,指若發生規模9的南海海槽特大地震,罹難者恐達29.8萬人。

所謂的「半斷裂」地震試算,意指地震可能會分階段發生,造成二次強震,使災情更加嚴峻。

香港文台高級科學主任李偉才博士參與本台大眾論壇節目時,亦未排除目前有關日本地震的預言,靈感或來自日本氣象廳的警告。

而他亦在節目中解釋有部份地震仍然存在相當的偶發性,亦分享在香港天文台時的經驗,認為目前地震問題仍然難以預測,即使是最強的科學技術,只能最多在廿四小時前預測得到,根本不可能在數個月前就能準確預測。

他亦指,若官方主動發布有關地震的預測,或有機會因為時間上有欠準確,最終造成「狼來了」的效應。


而澳洲亦於今個星期發生兩次規模較少的地震,墨爾本週二凌晨 12 點 30 分左右發生 2.8 級地震後,阿德雷德東部在不足兩小時內亦發生 2.7 級地震。

新州的Singleton一帶,約兩個星期前亦曾發生4.6級地震。

截止今年三月底為止,全球在今年已一共經歷17次6级及以上地震,包括今年1月7日,中國西藏日喀則市定日縣發生6.8級地震,3月28日,緬甸發生7.9級地震,3月底東加群島發生7.3級地震。

全球是否又再次一進入地震活躍期呢?

更多精彩內容,請留意足本錄音。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 SBS 廣東話 Facebook 專頁X 專頁Instagram 專頁,或訂閱 Telegram 頻道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 SBS Radio 1 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 SBS Audio App 手機應用程式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