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會抵制澳大利亞嗎?專家:中澳雙方彼此需要

A man reads a newspaper.

A man reads a newspaper. (AP Photo/Andy Wong, File) Source: AP

針對澳洲總理推動新冠疫情起源調查引髮的中澳雙方“口水戰”,民間或有不同聲音。專家認為,澳大利亞經濟確實需要中國,但中國的髮展也同樣需要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呼籲對COVID-19疫情起源展開獨立調查之後引髮中方不滿,中國駐澳大利亞大使成競業警告稱,此舉可能導致中國民眾抵制澳大利亞產品。但專家稱,這可能只是“說說而已”,因為中澳雙方彼此需要。


要點:

  • 澳大利亞總理推動新冠疫情起源獨立調查引髮中方不滿
  • 但中國民間也有聲音支持獨立調查澄清新冠病毒起源
  • 專家認為,中國不太可能通過經濟方式向澳大利亞施壓

 由新冠疫情起源獨立調查引髮的中澳雙方“口水戰”愈演愈烈。中國外交部髮言人指責澳大利亞追隨美國“鸚鵡學舌”,中國駐澳大使警告普通民眾可能會抵制消費澳洲紅酒和牛肉。

最近,中國官媒編輯胡進錫甚至把澳大利亞比作“粘在中國鞋底上的嚼過的口香糖”,甚至“不得不找一塊石頭把它給蹭下來”。
而澳大利亞總理依然堅持推動全球獨立調查,稱這是“獨立的、基於常識的”。他說:“我認為澳大利亞的立場一點也不突出,而是完全負責任的。”

此前,澳大利亞財長弗萊登伯格(Josh Frydenberg)表示,中國對澳大利亞髮起的最新批評是“荒謬的”。 工黨也支持聯邦政府要求獨立調查的呼籲。
Chinese Ambassador to Australia, Cheng Jingye
Chinese Ambassador to Australia, Cheng Jingye Source: AAP
民間或有不同聲音

澳大利亞智庫“中國政策研究中心”(China Policy Centre)主任、中華的故事(The China Story)編輯姜雲分析稱,中國官方對獨立調查的建議不滿是因為這破話了中國政府希望樹立的正面形象。

“中國政府希望全世界聚焦在中國政府和人們在防控病毒下達的措施,他們不希望世界的注意力集中在病毒的來源。”她說,討論病毒的來源可能會涉及中國政府在疫情最開始時犯下的錯誤。

2月初,最早披露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武漢醫生李文亮去世的消息引爆了中國的社交網絡媒體,網友們紛紛對李文亮的去世表示悼念,同時呼籲中國政府有關噹局為李文亮醫生消除“罪名”、“給一個說法”。
姜雲說:
中國現在想扮演一個援助其他國家的角色,而不是想扮演因為措施了時間而導致病毒擴散的角色。
在中國官方統一“帶節奏”的聲音中,中國民間對獨立調查新冠病毒起源或有不同看法。SBS普通話髮現,在微博和Facebook等社交媒體上髮布相關報道的評論中,也有人支持獨立調查。

網名為“地球三體人”的網友評論稱:“新冠病毒應該在全世界範圍內徹查到底!看看到底是天災人禍! ”該評論在微博上穫得了16個讚。

姜雲也認為這樣的調查可能是一個“不錯的建議”,能幫助全球防止這樣的疫情再次髮生。

但大多數網友都和中國官方保持統一立場,認為這是澳大利亞在故意“找茬”。
中澳雙方互相需要彼此

姜雲認為,成競業大使所說的“抵制”可能不會髮生,因為中澳雙方在經濟上互相需要。

她說,澳大利亞出口至中國的產品主要是煤炭和鐵礦石,這些都是中國髮展所需要的,所以“中國應該不會抵制這些”。

鐵礦石和煤炭是澳大利亞的主要出口商品,總價值超過1200億澳元,佔出口總額的30%;其次是教育產業,國際學生為澳大利亞帶來了324億澳元的產值,佔全國出口總額的8%。
Chinese students returning to school
Chinese students returning to school Source: SBS
但姜雲估計,由於新冠疫情在下半年也不會有所好轉,因此本來也會有較大影響。她也不否認,如果中澳關系持續惡化,澳洲紅酒和牛肉“可能因此受到影響”。

然而總體來說,她併不認為“中國消費者會因此而抵制澳洲產品”。

姜雲還指出,澳大利亞總理提出的全球獨立調查也可能不會髮生。“因為現在支持這個方案的國家也不多,而且就算許多國家支持,沒有中國的允許,也不可能在中國展開調查。”

“有點像是兩方說說而已,兩個政策都不太可能髮生。”

澳大利亞人必鬚與他人保持至少1.5米的社交距離,聚會最多兩人葠與,除非您是與家人或同住者在一起;

如果您自認為已感染了這種病毒,請致電您的醫生,請勿直接前去就醫;或者您可致電全國冠狀病毒健康信息熱線1800 020 080。

如果您呼吸困難或遇到緊急醫療事故,請致電000。

SBS致力於用63種語言向澳大利亞多元社區報道最新的COVID-19新聞和信息,詳情請前往:sbs.com.au/language/coronavirus

更多信息前往聯邦衛生部網站,您同時可以收藏該網站關於COVID-19的中文信息專頁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