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後,特朗普又籤署了貿易備忘錄,宣布基於美方"301調查"結果,將對中國價值600億美元的商品加徵關稅。但按照美國方面的規定,籤署備忘錄後15日內才公布正式清單及關稅,此後30天交由公眾討論,隨後才會生效實施。
這些信息都表示雙方在積極談判,試圖避免貿易戰。
中國宣布對美國包括豬肉和葡萄酒在內的128種進口產品加徵最多25%關稅,作為對美國3月初對中國鋼鐵和鋁施加關稅的報复性反擊。
週一起實施的關稅預計將影響30億美元(約合188億人民幣)進口商品。中國此前曾表示不想進行貿易戰,但如果其經濟受到損害就不會坐視不管。
特朗普則堅持認為"貿易戰是件好事",而且美國應該"輕松"贏得勝利。
來自來自南澳大學商學院高級講師鄧欣分析,貿易戰必然是兩敗俱傷。雖然也許某個行業,某個國家的局部會受益,但是對整個全球經濟必定是拖累。
另外,鄧欣認為,特朗普髮起貿易戰有政治方面的考慮,同時,特朗普又在用商人的思維搞經濟。
鄧欣老師說,中美貿易戰髮生的幾率不小:
(本節目為嘉賓觀點,不代表本台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