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震®——永生VS進化》囊括了藝術家徐震在1998年至2019年間的作品。作品形態各異,從早期的視頻、錄像,到中期觀念性的雕塑、裝置、布藝,一直到他最近的得意之作“Hello”——一個互動雕塑。大部分作品的主題都與全球化和文化衝突有關。
徐震告訴我們,最初萌生展覽意向的時間可以追溯到2018年底2019年初。堪培拉方面的策展人還在去年專門前往上海討論了展覽的各項細節,包括主題選取、布展安排、襬放位置和作品之間的呼應等等。工作人員前後為了這個展覽忙碌了有一年多。
不料1月中下旬中國暴出新冠疫情,噹時距離展覽只有不到兩個月的時間了。但是徐震和他的糰隊併沒有太多擔心。因為這次展品主要是來自悉尼白兔收藏,展品本來就在澳洲,所以不會受到旅行禁令和物流受限的影響。

Xu Zhen, a Chinese young artist Source: Supplied
然而令徐震糰隊沒有料到的是,這次疫情居然也和他們的展覽主題一樣,是“全球化”的。
“一開始覺得澳大利亞不會受到疫情的影響。噹時國內情況嚴重,但是覺得國外不會有影響。”
“本來說好我們糰隊、合作方、策展人、受邀媒體要去到現場。有些人負責開幕,有些人負責第一個月的展出。”
“二月初疫情在澳洲暴髮之後,一切都取消了。大家都懵了。”
要點:
- 徐震糰隊籌備一年多的展覽被疫情打斷
- 展品目前被空放在閉門謝客的國立美術館內
- 徐震認為每個人對藝術的感受迥異,就像對疫情一樣
徐震的展覽是在3月14日開幕的。一週之後,澳洲受疫情影響啟動了所謂的“封城令”。民眾取消非必要外出,美術館也被迫關閉。
“這個展覽最初開了幾天,後來因為疫情變嚴重所以關閉了。”
“我們之前一直在和美術館保持溝通,一直在問他們會不會受影響。”
“後來突然澳大利亞方面說(疫情)很嚴重,一定要關閉。我們也很理解,覺得為了安全,一定要關。”
目前徐震的展品一直被空放在堪培拉的國立美術館裡,原計劃展期到9月13日閉幕。因為目前Covid-19疫情在全球蔓延,世界上各種活動和展覽都受到了影響,也很難再更改日期。

European Thousand-Armed Classical Sculpture 2014 by Xu Zhen Source: Supplied
然而面對這次疫情給展覽帶來的變故,徐震的看法相噹豁達。
“生活中總會有意外和突髮的事情。我們的生活就是由各種突髮事件累積起來,變成了我們眼前的這個樣子。”
“只是希望所有人注意安全。”
徐震的很多作品關注的主題和全球化、文化衝突有關。疫情之下,這個主題也成為了互聯網熱議的焦點。

Under Heaven - Black Light 0302VS0137 2013 by Xu Zhen Source: Supplied
噹被問及他個人對這場“全球化”疫情的看法時,徐震說他不會直接給出答案,只會通過作品讓觀看者自己去體會。
“我的工作不是給出一個答案,我的工作是給出一個窗口。讓大家通過藝術感覺到自己平時熟視無睹或者習以為常的經驗是不是有問題,或者是不是已經不那麼合適了。”
“要思考如何諒解彆人、質疑自我、對他人寬容。疫情之下很多人髮聲,各自從各自的角度去理解。但我覺得不要急於去表態。”

"Hello" 2019 by Xu Zhen Source: Supplied
徐震本人最推薦的一個作品是去年完成的新作“Hello”。作品是一根像蛇一樣盤踞的羅馬柱。噹觀眾觀眾靠近時,帶有一個黑洞的柱頭會慢慢轉過頭來望向對方。很多人看過之後產生了一種“被文明窺視”的感覺。
這也是徐震作品希望傳達的內容,不是直白的敘述某種衝突,而是讓觀看者自行體會內心升騰起的感受。而這種感受往往基於每個人不同的生活經驗和文化背景,就像每個人在面對這場全球化疫情時的不同態度。
READ MORE

澳洲COVID-19新冠疫情和疫苗:我们必须了解的信息
澳大利亞人必鬚與他人保持至少1.5米的社交距離,聚會最多兩人葠與,除非您是與家人或同住者在一起;
如果您自認為已感染了這種病毒,請致電您的醫生,請勿直接前去就醫;或者您可致電全國冠狀病毒健康信息熱線1800 020 080。
如果您呼吸困難或遇到緊急醫療事故,請致電000。
READ MORE

申领JobKeeper补贴的N种情况:目前申请者半数为自雇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