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悉尼某車站一家早餐攤前,一個男人熟練地把調好的面糊攤在平底鍋上,裹滿蛋液,刷上醬汁,薄薄的面餅在鍋上滋滋作響。很快,一份香噴噴的煎餅果子就出鑪了。
現在人稱“楊師傅”的楊倫說,如果不是機緣巧合來到澳洲,他自己也想不到會在餐飲行業摸爬滾打十幾年,而且到今天“一秒鐘都沒有煩過”。
在中國時,楊倫練過體操,練過武術,練過摔跤,做過職業運動員和雜技演員,做飯只是他的愛好和哄老婆開心的方法。

楊倫在做煎餅果子 Source: Supplied
來到澳洲做了一段體操教練以後,楊倫決定改行噹廚師。他一頭扎進餐館,在打工中磨練學習。儘管有過做兩週就差點被炒魷魚的尷尬,有師傅/老板關店要另謀生路的挫折,他都沒有放棄,憋著一口勁兒吸收著天南海北的料理秘訣。
幾年過去積累一身本領以後,他開始自己開店做餐飲,在悉尼的唐人街、Chatswood他做過外賣檔,也賣過家常菜、火鍋和烤鴨。在幾年的創業拼搏和競爭之後,他相中了早餐市場,開了一家位於火車站中式早餐鋪,賣豆腐腦、小籠包、餛飩、包子、豆漿這些地道的中國早餐。他的店裡煎餅果子是一道看家美食,吸引了不少食客,甚至包括本地澳洲人老遠趕去光顧。

楊倫在早餐鋪裡 Source: Supplied
談到創業路上的難和累,楊師傅不帶痕蹟地輕松帶過。他說:“這十幾年來做餐飲,我沒有一天煩過,每天都是樂呵呵的。尤其是有了孩子,有了兩個可愛的寶寶以後,我會更加努力。”
收聽詳細寀訪,請點擊音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