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中國的LJ在國內工作一段時間後決定到澳大利亞留學,畢業後打算繼續留在澳大利亞,於是開始著手準備申請簽證。但由於自己學的是非移民專業,感到希望渺茫。
一波三折的移民之路
經過諮詢之後,LJ得知通過NAATI考試成為一名認證翻譯就可以通過首都領地州擔保申請到190永居簽證。最初LJ覺得不可能那麼簡單,但在猶豫中時,周圍已經有很多人開始準備通過這種方式申請簽證。等到自己開始的時候,已經晚了。
果不其然,剛學了兩個月的翻譯課程,首都領地政府更改了州擔保政策,翻譯(Translator)被移除職業清單,這條路被堵死。
當時LJ的畢業工作簽證還有大約1年半的時間,她開始尋找其他的出路。移民中介向她推薦通過CPA考試成為認證會計申請簽證的辦法,學習文科的LJ還是有所猶豫,觀望了半年。後來發現簽證要到期了,用最短的時間,從零基礎自學了厚厚的6本教程,通過了6門考試。
但就在離最後一門考試還有1個星期的時候,首都領地政府的州擔保政策又發生了變化——臨時關閉五個月進行調整。這扇大門又關閉了。
但LJ的畢業臨時工作簽證馬上就要到期了,她決定再賭一賭,又申請了一個課程拿到學生簽證留下來,開始了煎熬般的等待。
最終,LJ等來了好消息。自己終於拿到了州擔保,PR也馬上就要下來了。但她說:“每個人都是在賭,我不是那個最倒霉的,最終付出得到了回報。有人比我走的彎路還多,但最後什麼都沒有拿到,最後放棄了回國。”
當時我感覺就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政策說變就變。
不確定性耽誤的是青春
在LJ長達兩年半的移民歷程中,直接和簽證相關的費用總計將近有1萬澳元。但正如她所說,自己是幸運的,還有很多更不幸的人在移民這條路上苦苦掙扎。
這位堪培拉的移民代理說:“現在申請人處於這種不穩定狀態之下的時間越來越長,當然影響是非常大的。很多人都處於一種'不確定能不能移民、不確定什麼時候能移民、離開不甘心想要留下前景卻很模糊'的狀態之中。技術移民的主要人群年齡在25歲到40歲之間,很多人把人生中最富有創造力的時光消耗給了移民這件事。”
她介紹說,有客戶說一旦移民成功“恐怕要在床上躺個半年,什麼都不干,太累了”。
她建議想要移民澳大利亞的朋友從獲取全面的信息入手。她說:“走某條路需要滿足什麼條件,會發生什麼情況,有幾種可能性……這些都要儘早了解,然後才有做出決定的基礎。別把告訴你壞消息的人當壞人,更別把告訴你好消息的人當好人。如果有英語能力盡量利用英文官方渠道獲取信息,少依賴中文渠道,尤其是社交媒體。”
*應採訪人要求本文中使用化名LJ,採訪聲音也經過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