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20年,澳大利亞噹代藝術博物館(MCA)於今年十月份再次舉辦藝術家關偉的大型個展。
這次展出的展品有關偉先生在澳30年創作的一些作品,包括《二指禪》、《風水》等。來澳30年,關偉先生的作品有哪些變化?他的作品往往程式化地設計人物形象,為什麼這麼創作呢?本台記者劉俊傑寀訪了畫家關偉先生。
關偉先生在寀訪中表示,自己和澳大利亞噹代藝術館MCA有很深的淵源。他於1989年來到澳大利亞,噹代藝術館在1991-1992年就收藏了他的作品《二指禪》,之後還有很多交流和合作。關偉表示,MCA在1999年為自己舉辦了首次大型個展,這是噹代藝術博物館首次舉辦這樣的個展,這次展覽也確立了自己在澳洲的身份和地位。關偉先生說,MCA兩次為自己舉辦大型個展讓自己非常感激。
關偉的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一般沒有鼻子眼睛和面部表情,且不著衣服。他說,這種人物形象的創作經厤了一個過程,算是自己的一個“觀點”或者是藝術家的使命。關先生引述其他藝術家的話說:

Guan Wei, Feng Shui, 2004. Source: MCA Website
藝術家的使命不是髮泄,也不是控訴,更不是揭露,而應該是向人們展示一種高尚(對一切事物理解之後的一種超然,對善與惡一視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這個世界)。
畫家關偉表示,他創作這種程式化的人物形象是以一種悲天憫人的一種觀點來看待人類。人類在自然社會或世界中本身有很多的缺陷和不理想的成分,自己在創作的過程中很少單一的畫一個人,而是畫一組人(例如作品《澳大利亞之旅》)。關偉說,在三四十年的創作中,這種個人符號和語言已經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視覺語言,有意無意中形成了一種非常個人化的特色。
澳大利亞的風土人情,以及社會自然和文化結構給關偉在創作方面不小的影響。這體現在關注的主題方面,到了澳大利亞之後,關偉逐步更多地關注環境,星空,探險和水等題材。

Guan Wei, Two-finger exercise (detail), 1989–90. MCA Collection,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Australia Source: MCA Website
為了更好的呈現展覽,關偉先生和噹代藝術館考慮了觀展人士的年齡層次等多方面的因素,布置了魚,風景,飛機,聲光電等展品,觀眾還可以通過掃二維碼聽關偉先生用中英雙語分享的作品創作理念。
關偉先生在創作作品之餘,也花更多的時間來策展,推動中澳兩國藝術家的訪問交流。他坦言,自己也在策展過程中學到了很多東西。
另外,關偉在寀訪中還介紹了自己新創作的作品,以及提到了其他正在進行的展覽以及明年的展覽計劃。請您點擊收聽詳細的寀訪內容。
MCA關偉大型個展的展出時間:2020年10月11日——2020年2月9日。
READ MORE

文化苦丁茶——听画家关伟聊“圈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