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後浪】一不小心,臉盤子就可能變成臉盆子

Overweight woman pinching a roll of fat on her side

Overweight woman pinching a roll of fat on her side. Source: Getty Images

我們很可能有魯提舝的胃口,郤沒有魯提舝的腱子肉。最討厭的是,作為招牌肉的臉盤子總是春江水暖鴨先知,一髮胖就容易變成臉盆子。(點擊封面圖片,收聽“後浪”有趣談話)


春秋時期楚國曾經有過一場“彆出心裁”的全運會,而運動的髮起者正是噹時的楚靈王。可能這會兒大家的腦海裡馬上跳出的就是: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死就死,還是餓死,還是在不缺吃喝的時候餓死,簡直不能太慘了。

明代醫學家劉純在他的標題黨文章《短命條辯》裡曾經寫道:“過飽傷人,餓治百病。”用大白話解釋,就是飽傷身、餓傷心。說實話,儘管這是大道理,但是沒有曾經住校吃過大食堂,缺肉寡油的人很難體會的。在貧窮青春的歲月裡,能有機會撈上一頓自助餐,一般都是餓得扶牆進,撐得扶牆出。這種話如果和氣得說,嘴裡淡出個鳥的魯提舝聊,他一定是深表讚同。

古人常犯一個減肥大忌,就是只管住嘴,不邁開腿。所以神醫華佗給出了最佳方案,吃完飯學學寵物們,讓山上山下的觀眾們看到你的手腳動起來也是關鍵。所以不要只顧了嘴和心情,忘了除了躺平還有蹦跶起來,我們就很可能有了魯提舝的胃口,郤沒有魯提舝的腱子肉。關鍵作為招牌肉的臉盤子,眨眼間就會變成臉盆子。

歡迎收聽由河洋、Sammi、蜜雪、Britta,還有主持人謝欣為您帶來的本期對話後浪:一不小心,臉盤子就可能變成臉盆子。

本文系SBS中文原創內容,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如需內容合作,請來函聯系:chinese@sbs.com.au或 mandarin.program@sbs.com.au)
歡迎收聽澳大利亞最親民的中文聊天類節目-《對話後浪》。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