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澳華人設立家庭信托基金應如何“私人訂制“?

Australian currency

Malcolm Turnbull says his government has no plans to make changes to the usage of family trusts. Source: AAP

什麼是家庭信托? 為什麼越來越多人會使用到家庭信托? 海外華人在澳設立家庭信托要注意什麼問題?


來自萬誠會計師事務所的會計師Jenny接受SBS普通話的寀訪,她說,家庭信托其實不是人人都適合,它是一個現在流行的說法“私人訂制”產品,因為它的設立需要考慮到多方面的因素,資產配置,收入,家庭成員,公司架構,風險評估等等。

到底什麼是家庭信托?

它是由一個指派人,一個托管載體(可以是個人或公司),一個信托契約,受益人,及設立人組成。 它們各自髮揮作用,為指派人的資產及資產傳承保駕護航。

為什麼越來越多人會使用到家庭信托?

主要有三點: 資產保護、合理避稅、資產分配。

1. 資產保護:很多新一代移民都有投資理念,喜歡提前為將來的生活做好規劃,為子女或子孫的生活做一些資產安排。

比如一些生意人,擔心市場波動導致生意失敗,直接影響到個人及個人資產。

但是,如果真有事髮生時,已提前規劃好,資產早已放在家庭信托下,信托下的資產不會受到影響。

2. 合理避稅: 一些高收入人群和生意人每年除了已有的工作收入,會有一些額外的投資收益增加到個人稅收收入中,這會直接導致納稅額增加。

 但是,如果有了家庭信托,可以把收入分配給家人。

舉個例子:小王今年工資收入10萬,用家庭信托去投的房產與股票收益8萬,他把8萬分配給信托受益人,父親兩萬(沒稅),母親兩萬(沒稅),妻子2萬(免稅),自己公司2萬(公司稅率27.5%)。

 如果他一開始沒有用到家庭信托,他的個人稅收是18萬,按現在個人稅,其中的45%就交稅了。

3. 資產分配: 如果祖父母希望為子孫的生活提供基本的保障,但也不希望所有的資產會因為子孫的不穩定性:比如離婚,小孩不上進,誤入歧途,資產被耗儘,所以提前做好打算,把財產放到家庭信托下,每年決定如何分配資產收益給子孫。

會計師Jenny分析了華人移民設立家庭信托基金的方式,併且提醒海外華人要避免的一些誤區。

(本節目為嘉賓觀點,僅供葠考。)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