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文化”成麦考瑞词典年度词汇,说错话就被消失?

“取消文化(Cancel culture)”:在这个互联网时代越来越频繁出现的一种现象,一些明星或名人往往因一句话或一个行为而遭遇网友的“取消”甚至抵制,“消失在茫茫人海”。

“取消文化(Cancel culture)”击败了“thick”、“eco-anxiety”、“ngangkari”,成为《麦考瑞词典(Macquarie Dictionary)》的2019年度词汇。

“取消文化”指的是在这个互联网时代越来越频繁出现的一种现象,一些明星或名人往往因一句话或一个行为而遭遇网友的“取消”,甚至抵制,“消失在茫茫人海”。

十月,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公开发表对 “取消文化”的看法:这不是行动主义,它并不会带来任何改变,并建议年轻人不要随波逐流、妄下定论,这令该词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探讨热度——一些人批评,奥巴马这番言论并没有尊重个人言论自由。

“取消文化”可以追溯到更早。

2013年,英国人 Justine Sacco在登上前往南非开普敦的11个小时的飞行旅程前,在推特上发布了这条消息……
FzY3xST7l5gNfAAUbXIweem75C3S7XN54KoTuCAdehopLj8OmvcvQwp0653c0rjnwqSN3XjYMyoNn_PG0uEQW3BqSUFfNznD1cSa8YEpE9ao7WcCJ4P4MDOxdd3UwlpOVbA91xMV
“取消文化”对2017年末开始的轰轰烈烈的#MeToo运动也产生了巨大影响,人们在社交媒体上揭露和抵制陷入舆论浪潮的Harvey Weinstein、 Louis C.K和Aziz Anzari。

喜剧明星一度成为被取消对象的高发职业,Kevin Hart因早年的恐同推文而被踢出奥斯卡主持人的名单。

2019年初,美国喜剧明星Shane Gillis在《周六夜现场》(Saturday Night Live)节目中有歧视亚洲人的种族主义言论而被解雇。
许多评论人士还指出,“取消文化”非但不会让人感到羞耻,反而往往会促使原本有正义感的人对政治上不正确的言论加倍施压,并令那些对此表示同情的观众备受鼓舞。

但是,当这种现象频繁出现时,是不是该反思:“取消文化”是否走得太远了?

但现实是相反的,多少情况下取消的状态不会持续。

被短暂关注后,Louis C.K.回到自己的巡回演出;

Aziz Anzari又因Netflix特别节目Right Now而被提名了格莱美奖;
《银河护卫队》的导演James Gunn曾因二十世纪初的推文而被炒,但又被请回来拍了《银河护卫队3》;

Taylor Swift的复出专辑《举世盛名》(Reputation)照样在首周售出200万张;

2013年发推文说“希望我不会得艾滋病”的Justine Sacco也被最初解雇她的公司重新雇用。

在极少数情况下,“取消文化”确实会对职业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比如导演Harvey Weinstein的社会及职业声誉受到了破坏,Kevin Spacey也正面临着一名男子对他提起的性侵诉讼……

现在,2019年底,我们知道一些知名人士,比如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小丑》导演Todd Phillips、女演员Jameela Jamil试图取消“取消文化”。
但是随着这个词汇成为《麦考瑞词典》年度词汇以及社交媒体的迅速发展、人们热衷“炒热饭”的心态,“取消文化”可能短期内不会消失……



分享

Published

By Velvet Winter
Presented by Helen Chen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SBS中文

注册SBS中文newsletter即可获取最新资讯

一旦订阅,意味着您认同SBS的服务条款隐私政策,包括接收来自SBS的电邮更新。

下载我们的应用程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听我们的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Mandarin-speaking Australians.
Understand the quirky parts of Aussie life.
通过您最喜欢的播客应用程序,收听我们独家的SBS普通话播客获取最新信息。

在SBS收看节目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