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凌晨一点,乘坐了六个小时巴士的水水终于撤离了伊朗,顺利入境邻国亚美尼亚共和国。
这段从伊朗首都德黑兰出发的逃离之旅全程约800公里,耗时两天。
“我觉得太恍惚了,感觉刚刚经历的一切就像梦境。”
“亚美尼亚一切看起来非常和谐,一副世界安好的场面。而另外一边(伊朗)却是烟火纷飞。完全割裂的两个世界的感觉。”
当地时间6月13日,以色列的战机飞啸进伊朗领空时,24岁的水水正在打包行李,准备从德黑兰飞往乌兹别克斯坦,继续自己的旅行。
但随着两国开始持续交火,水水的计划也在爆炸声中化为乌有。她的航班被取消,她被迫滞留在原地。

耗时近两天,水水(左)顺利离开了战火纷争下的伊朗德黑兰,入境亚美尼亚共和国,她如释重负。 Source: Supplied
但随着局势加剧,听到导弹爆炸的频率变得更密集,次日,她决定自行撤离。
“我离开前的那个晚上交火持续了好几个小时,上空一直在炸,那个声音隔得非常近,能够看到就在你的头上,下一秒它就要炸到你身上的那种感觉。”
“那天晚上我就把东西收拾好了,就准备第二天早上必须撤离。”
中国外交部在6月23日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已有3125名中国公民从伊朗撤离。同时,中国驻以色列使馆也协助组织了500余名中国公民离开以色列。
澳大利亚联邦政府表示,6月24日晚,119名澳大利亚公民及其家属已从以色列撤离。此前,有超过4000人向澳大利亚外交与贸易部注册,寻求帮助离开伊朗和以色列。

左:水水在离开德黑兰的大巴车上。右:伊朗车站候车的人们。 Source: Supplied
离境大巴 一票难求
决定撤离后,水水计划从德黑兰出发,坐车到大不里士,再入境亚美尼亚。
6月14日晚上八点左右,水水按计划抵达了大不里士车站,却被告知当日车票已经售罄。
由于不少人都在逃离,相关车票一票难求。在中文社交平台小红书上,多位伊朗华人发帖表示,离开伊朗的船票和车票很难能买到,且价格被炒到很高。
当地也有人选择打车离境,但水水说她是一个人出行,觉得大巴人多更安全。
站在空旷的车站、听着头顶导弹爆炸的声音,水水说,这一刻,她有了一种被世界遗忘的感觉。
“车站里基本上人都快走光了,售票员也快走光了……那个时候就感觉这个世界上只有你一个人了,可能战火会随时下来,但没有人会发现你已经离开(人世)了。”
她在车站躺椅上过了一夜,次日,她买到了晚上前往亚美尼亚的无座加票。
“我感觉自己真的是很幸运,因为很多伊朗人,他们是没有撤离的。我在大不里士车站的时候,还有很多本地人在往德黑兰去。”
水水的撤离路线是从德黑兰出发,乘车到大不里士,再由该地入境亚美尼亚。 Credit: Google Map
READ MORE

“防空导弹在我宿舍楼上爆炸”:伊以两国炮火交战下的留学生活
加油站限额25升
同样自行撤离的还有在德黑兰工作的华人小远(化名)。
和水水不同,小远和朋友一行人选择自驾一路北上,6月15日早上六点,他们从德黑兰出发,陆路入境邻国阿塞拜疆共和国。
他告诉SBS中文,一路上“人多车多”、道路拥堵、原本14个小时的车程最终开了20多个小时才到达口岸。
随着冲突升级,德黑兰当地出现燃料短缺问题,一些加油站关闭,仍在营业的加油站也采取限购措施。
“我们(出发)那天就开始限购,一个站是25升,会排很长的队。有很多站队伍一看特别长,肯定没戏,就会错过,去找下一个地方。”
小远说,在制定撤离路线时,他们选择从伊朗西北部城市拉什特北上,刻意避开了大不里士,因为“那个地方是工业重镇,也是轰炸的重点”。
“其实那时候人还比较少,但我看今天以色列也对那个地方(拉什特)轰炸了,基本上那条路也不安全了。”
“还会再去”
水水说,在去伊朗之前,自己对这个中东国家有着一些刻板印象,“我会觉得它是一个想起来就很乱、不安全、充满不稳定性的一个国家”。
“但当我实际到那里的时候,它没有想象中的不安全,每个伊朗人都特别友好……民风也非常淳朴。”
她说,自己一个人在车站等车的过程中,有不少当地女孩以为她没地方去,邀请她去自己家。
“她们都是穆斯林,大家都包的严严实实,但她们都有一颗很炽热的心。”
被问及是否还会再次到访伊朗时,水水毫不犹豫地回答:“还会再去的”。
“等它局势安定下来我还会再过去的……它有一种迷人的氛围,就很有后劲。”
欢迎下载应用程序SBS Audio,订阅Mandarin。您也可以通过YouTube、Apple Podcasts、Spotify等平台随时收听SBS普通话音频内容。请在YouTube、X、Instagram、微博和微信平台关注SBS中文,了解更多澳洲新闻。